(杜甫画像)
杜甫(公元712 —770年),字子美,号少陵,原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县),曾祖时迁居巩(今河南巩县)。历官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其存世诗歌有一千四百余首,文二十八篇,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历史转折过程,诸体皆备,博大精深,忧国忧民,世称“诗史”,其人则被尊为“诗圣”,是中国唐代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亦是一位书法家。与大诗人李白各树一帜,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杜甫出生于世宦书香之家,幼聪敏好学,抱负远大。三十五岁之前曾游历江淮、山东等地。天宝年间举进士不弟,悠而壮游,后仍寓居长安十载。天宝十四载(755年)被任命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及至“安史之乱”爆发,于至德二载(757年)奔至凤翔,为肃宗命作左拾遗(谏官),因疏救宰相房琯开罪朝廷,遭贬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著名的代表作“三吏”、“三别”就在这段时间写成。倾述“安史之乱”中人民的痛苦。遭贬不久弃官经秦入蜀,于乾元二年(759年)冬寓居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草堂,寻为剑南东西两川节度使严武荐作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辞归草堂,仍过以躬耕吟读为乐生活,对国家时局始终关心。居草堂约五年,共作诗247首,往事的回顾,中原的战乱,成都的风光物候,都一一在诗人笔下得到描绘,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登楼》即成于此时。严武死,杜甫于永泰元年(765年)携家离开成都东下夔州一(今四川奉节县)寓居,二年后出川,于大历五年(770年)病死于湖南湘江途中,终年59岁。有北宋王洙编《杜工部》二十卷、补遗一卷传世。以后各代对其诗歌研究,著述甚多,韩愈评称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甚是洽切。杜甫善书,历为诗名所掩。元郑杓《衍极》中“古学篇”称杜甫“以意行之”。刘有定谓杜甫“于楷、隶、行、草无不工。”原书迹有《西川夔峡诸诗石刻》、《古柏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