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视青羊 > 耳鉴青羊 >详情
通顺桥街


成都青羊区文殊坊以南、草市街南口以西的通顺桥街对于很多成都人来说可能并不是很熟悉,这条街上过去曾有一座通顺桥,不过现在已经看不到痕迹。虽然桥已不在,但是这条街还保留这一座古寺,不仅如此近几年这条街上还开了一家“胶囊美术馆”。

 

图片1.png

这座古寺名叫爱道堂,这里与香火鼎盛的文殊院一街之隔,却是完全不同的一番光景。走进爱道堂,没有多余的游客,只有诵经的僧侣和信徒。

 

“爱道”二字来源于佛经《大爱道比丘尼经》,是抚育佛祖的姨母的名字。爱道堂始建于明初,原名圆觉庵。明末被毁后,清乾隆八年(1743)重建,咸丰八年(1858)增修,长期由比丘尼主持,是成都城内著名的女性修佛地,鼎盛时寺庙建筑加上附属建筑占据了大半条通顺桥街。


图片2.png


爱道堂原名圆觉庵,1928年,由四川省佛教会接管,更名为“十方爱道念佛堂”,简称爱道堂。当时的爱道堂规模不大,自1941年以后有隆莲法师在此为尼,以后又担任堂主,创建莲宗女众院,培育尼众人才,因而在我国佛教界声名远播。

 

图片3.png


隆莲(1909-2006)俗名游永康,乐山人,出身书香门第,著名学者郭沫若曾经是她外祖父的学生。她自幼聪慧过人,多方寻师求学,诗词书画、英文、藏文、佛学、医学,无所不精。她曾参加全省的县政人员、普通文官、高等文官考试,均名列第一,名震蜀中,被公认为巴蜀才女。

 

1941年,正当省政府即将宣布她为全省第一个女县长的时候,从13岁开始即长斋奉佛的她悄然离开在四川省政府秘书处工作了4年的办公室,遁入空门,在爱道堂削发为尼,并且终身以爱道堂为修行与居住之所。

 

作为我国著名高僧能海大师的高足,她在佛门讲经说佛数十年,为佛教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学问的女尼,是公认的佛学教育大家。

 

由于有隆莲法师的声望,在国家与众教友的大力支持之下,爱道堂在改革开放后建立了爱道堂佛学院和爱道堂网络女众佛学院。2001年完成了全面的改建与重建,成为成都最著名的寺庙之一。

 

通顺桥街边还有一座充满文化气息的“胶囊美术馆”,它的面积仅区区四个多平方米,小到令观展者“几无立锥之地”,却一举展出了康有为、谢无量、朱佩君、朱欣、何多苓、朱万春六位近现代名家的书画精品12幅。


图片4.png


这六位艺术家所生活的年代跨度近一个半世纪,书画文脉延绵了整整五代,而且,他们的生活轨迹大都和这家“迷你”美术馆有过直接和间接的交集。

 

图片5.png


康有为书法“水馆红兰合 山城紫菊深”

康有为(1858年—1927年)虽然是著名历史人物,但大多数人只知道他的”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却不知道他的书法在艺术史上也有着一席之地。康有为的书法力倡北碑古拙之风,其书自成一格,被称为“康体”。此次展览便有一幅康有为的书法真迹,摘自唐代诗人韦庄的诗句。

馆长曾祖父名叫朱懋mào晚清时期,朱懋先与康有为是好友,当年朱懋先在上海为康的变法事业筹款,故康有为写下书法一幅以示感谢。

 

图片6.png

何多苓给馆长朱万春的父亲朱欣画的肖像素描

 

馆长的父亲名叫朱欣,作为本土著名书法家,他曾多次就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委员会委员。朱欣与何多苓是多年好友,两人年轻时不仅经常切磋画艺,而且多才多艺的他俩还共组乐队,朱欣拉小提琴,何多苓拉手风琴,两人曾多次登台合演屡获好评。

电子书

确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