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连东城根街,西接长顺上街,北为桂花巷,南为东胜街,此地清代名为斌升胡同,民国时更名斌升街。
“斌”字左文右武,意为文武双全;“斌升”则寓意文人武士皆能前途远大,步步高升。有此寓意,地灵而人杰。
斌升街,清代名为斌升胡同
新中国成立后在斌升街的基建工程中发现有较厚的唐代文化堆积层,比如开元通宝等钱币,估计此处为唐代的南市商业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推行清末新政的浪潮中,街东口建立了当时成都最早的新式学校之一——第三小学堂。
著名学者与诗人庞石帚生前长期居住于斌升街5号,其著有《国故论衡疏证》等作品,同时还根据《唐国史补》中“剑南之烧春”一语发明了“剑南春”这一家喻户晓的酒名。
《国故论衡疏证》(部分)
此外,著名作家、翻译家李劼人在辞去重庆民生机器厂厂长的职务,回到成都后租住于斌升街。在此地,他完成了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的创作,之后又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之中。李劼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被郭沫若称为“小说的近代史”、“小说的《华阳国志》”,郭沫若甚至将李劼人誉为“中国的左拉”。东西走向的斌升街见证了李劼人自西向东的创作,同时也见证了他自西向东的人生:他的创作既有19世纪法国文学的影子,又有浓厚的本土文化特色;他的一生既有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又有为国家救亡图存的奋斗。1986年10月,巴金曾在李劼人故居前叹道:“只有他才是成都的历史家,过去的成都都活在他的笔下。要让今天的旅游者知道成都有过这样一位大作家。”
斯人已逝。风雨岁月的洗礼过后,今天的斌升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条承载着往昔岁月的老街也翻了新:街道建筑焕然一新;景观绿地优化升级;以文创为主导,以斌升街为核心的周边街道打造出有颜值亦有文化底蕴的特色街区……如今的斌升街,峥嵘岁月不再,只有青灰砖墙、曲声悠扬。漫步在清晨的斌升街,看到阳光穿透树隙落下的疏影,听到两三行人的寒暄,闻到早餐店里飘来的阵阵香气,你就会对少城生活、“老成都的生活味道”有切实的体会。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被闹市围绕的斌升街却给人宁静的感觉,地处繁华却用平淡的生活演绎独特的精彩。奋起微寒、洁身浊世的庞石帚坚持做学问、培育后生;文学大师李劼人先生并没有满足于文学成就,而是积极地用实际行动去挽救国家危亡,做实业、参加革命工作……“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纯粹的心、纯粹的理想让人无论身处何处,都依然奋进前行,不受环境影响——就如同斌升街一样,历史的洪流汇聚于此,青春的光辉将由东向西带来新的希望。
成都斌升街青羊区社区服务中心旁(转自四川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