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道,即可以跑马射箭的道路。清初在满城之外的东、南、北三方的城墙之内辟有专门的六条马道,供绿营兵丁练习跑马射箭之用。这些马道后来多形成了街道,所以在成都也就有过好几条名叫马道街的街道,例如:
在今天的东门大桥两侧,过去在城墙内有较长的马道,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那里都还有北马道街与南马道街。20世纪50年代末城墙拆除之后,这两条马道街一同消失。
西马道街
北门大桥两侧,过去在城墙内也有较长的马道,一直到今天,那里都还有东马道街与西马道街。
除此之外,西都街与东都街也曾经被叫作西马道街与东马道街,不过两者皆在城市改造之中被拆除。
原本的马道街在平安桥街以南、西华门街以北,后来将以上这三条街加宽取直,合并为一条街,统名为西华门街。这条马道街位于清代的贡院以西,当贡院举行科举考试的乡试时这里就是试场的马道,同时也是清代前期满城内八旗兵丁使用的马道,所以得名马道街。
这条马道街不光与跑马射箭有关,还诞生了不少著名的建筑。
1889年,天主教传教士在原马道街75号设立了施药室,1903年扩建为圣修医院,由玛利亚方济各会女修会管理。1910年再次扩建,有病房104间,病床280张,是当时成都的一家重要医院,尤以外科手术见长,在抗战时期的大轰炸中,是政府列名的抢救伤员的重点医院。新中国成立以后,医院由西南铁路工程局接收,改名为成都铁路医院,就是今天位于二环路北二段的成都铁路中心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的前身。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1938年3月8日,我国第一所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特殊教育学校“私立明声聋哑学校”在马道街19号开校。这所学校的创办者与主持人是我国著名的特殊教育家罗蜀芳。
罗蜀芳(1906~1994),女,四川成都人,特殊教育家。1930年考入北京朝阳大学,1932年入烟台启喑聋哑师范学校学习,1938年创办首家私立聋哑学校。一生为盲哑教育事业奔走呼号,义无反顾。让聋哑人说话,成为罗蜀芳毕生的宗旨。罗蜀芳在艰难的条件下创办聋哑学校,由中国人自己率先开办盲哑师资培训班,为盲哑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其著有《怎么样管理盲哑学校》《如何与聋哑儿童建立感情》《聋哑预备教育教材及教学法》等,参与编写《四川省聋哑人扫盲识字课本》。
关于马道街,还有一段抗战历史: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中共中央决定重建四川省工委,派当时在延安的邹凤平和廖志高到成都担任正副书记。1937年12月,他们到达成都,就在马道街的天主堂隔壁租下一个小院,将四川省工委机关设在了这里。这个机关工作到1938年底才结束。
廖志高
到了现代,马道街也已经没有骑马射箭的场面出现了,不过那些曾经发生过的故事、立起的建筑、生活的人物即使相隔多年,还是会在这条街上留下印记,还是会被人提及并口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