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魅力青羊 > 青羊景观 >详情
四川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馆

image001.jpg

 

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称喇嘛教,是指传入中国西藏的佛教分支。公元7世纪由印度和我国汉地传入西藏,经过三个多世纪与西藏本土宗教“苯教”的相互碰撞、相互吸纳的过程中,逐渐本土化,具有浓郁的西藏特色,又称“西藏佛教”。

 

image003.jpg

 

藏传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宁玛、萨迦、噶举、格鲁四个主要教派和一些小教派。这些小教派有的后来自行消失,有的融入到主要教派之中,其中的觉囊派至今尚存,活跃于今四川、甘肃藏区。苯教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藏传佛教化。藏传佛教对藏民族有广泛深刻的影响,渗入其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风俗习惯中,成为我国藏族广泛信仰的宗教。


image005.jpg


四川博物院的藏传佛教文物十分丰富,这些文物全面反映了一千多年来佛教文化在四川藏区的传播和发展。这次展示的文物几乎都是首次公开展出,它们能让你感悟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和艺术。


藏传佛教金铜造像

第一单元

 

image007.jpg


藏传佛教中的金铜造像,充分表现了藏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艺术才能。它们在漫长的岁月中,在自然条件恶劣、物质匮乏的环境下,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最有代表性和艺术性的金铜佛像。

藏传佛教金铜造像包罗了藏传佛教众多神祇。这些神祇除了佛教显密诸佛、菩萨外,还有西藏本地原有的苯教神祇以及各个教派和寺庙的众多守护神和祖师。

 

image009.jpg

释迦牟尼佛铜像

 

image011.jpg

 

 

“佛像”

佛寺梵文佛陀的略称,即指那些彻底觉悟真理的人。佛能帮助众生解除人生之苦,是佛教中的尊神,是主要的崇拜对象。藏传佛教中的佛主要有释迦牟尼、弥勒、大日如来、药师佛、无量寿佛、金刚不动佛、龙尊王佛等。

 

image013.jpg

【清】释迦牟尼佛铜像

image015.jpg

【明】释迦牟尼佛铜像

 

image017.jpg


“五方佛”

藏传佛教寺院中常有五佛并坐或者中间一尊较大、四周由四佛围坐的造像。五佛代表五智,又常称为五方佛或五部佛,他们分别为毗卢遮那佛、阿弥陀佛、不空成就佛、宝生佛和阿閦佛。

 

 

image019.jpg


● 弥勒佛

弥勒佛是释迦佛所预言的未来佛。要在释迦佛寂灭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才从兜率天宫中下降人世,所以称为未来佛。弥勒佛姿态万千,形态各异,大致可以分为佛装弥勒和菩萨装弥勒两大类。

 

image021.jpg


“佛母”

佛母,顾名思义为诸佛之母,但这个“母”并不是指人,而是寓指佛教的理体、真如法性、般若智慧。因为人世间母亲的功德最大,能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所以佛教用它比喻智慧能生诸佛。一般来说,佛母作诸佛的顶尊,象征诸佛的理体,明妃作本尊的配偶,象征诸佛的智慧。

佛母的形象多为寂静行善相,以其婀娜多姿的女性特征丰富了藏传佛教造像的艺术形式,增添了藏传佛教艺术的神秘色彩。

 

“度母” 


image023.jpg

绿度母

度母,全称圣救度佛母,为观世音菩萨所化现之身,故亦称多罗尊观音、多罗观世音,共有二十一尊,皆为观世音菩萨之化身。


image025.jpg


“祖师”

祖师是藏传佛教尊奉的在修学和弘法上有杰出成就的高僧,习惯称为“喇嘛”。祖师像是根据祖师生前的相貌、宗教生活习俗和宗教功德塑造的。祖师像在藏传佛教寺庙里非常多,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般若部的祖师形象装束都是光头,袈裟,没有什么特别怪异的特征;秘密部的祖师形象大都是蓄着胡须,披着长发,瘦骨嶙峋,在山洞修行的样子;菩提道著名的祖师有阿底峡、宗喀巴等。藏传佛教寺庙里最多见的是宗喀巴和莲花生像。

 

image027.jpg


“菩萨”

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音译简称,意为“觉有情”、“道众生”。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他的职责是用佛教的宗旨和教义去启发和引导世间的芸芸众生。最具代表性的菩萨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八大近身弟子,他们分别是文殊、观音、金刚手、除盖障、地藏、虚空藏、弥勒、普贤。


IMG_287image031.jpg


“金刚萨埵”

金刚萨埵又称本初佛,也是佛之前的原始佛。金刚曼陀罗内的佛有多位,身相和持物都各不相同,名字也较为纷繁复杂,也有佛经认为持金刚、金刚手、金刚萨埵、法身普贤等均为同体异名。


image035.jpg


“密修本尊”

密修本尊是藏传佛教尊奉的最重要本尊。密教提倡通过修习身、语、意三密与本尊相应而达到“即身成佛”的目的。密教修行的最高层次是无上瑜伽,无上瑜伽修习所依本尊就是密修本尊。具有代表性的密修本尊有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密集金刚、欢喜金刚、时轮金刚、马头金刚、金刚橛等。


护法神

护法神,即指护卫佛法的神祇,是藏传佛教中最为庞大的一类神祇。护法神的形象非常独特,一般是单腿站立,脚下踩仰卧人物,头戴五骷髅冠,双乳高隆,腰间围兽皮,手执嘎巴拉碗、钺刀等法器。主要有吉祥天母、大黑天、多闻天王、黄财神、地狱主等。


image037.png

IMG_296

“罗汉”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梵音译(Arhat)。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在小乘佛教中,是伟大的佛陀得法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的形象都是出家比丘相,头顶无须发,身着袈裟,全身无任何装饰,或坐或立,栩栩如生。藏传佛教崇奉的罗汉主要为十六尊者。

 

藏传佛教圣殿

第二单元

 

image039.jpg


藏传佛教经历了长期的生成发展后,它的影响在藏族僧俗信徒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藏传佛教在他们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寺院就成为传法译经的地方,僧侣生活学习的场所,寺院的主殿堂尊奉着神佛塑像供信徒们敬拜,它那庄严、恢宏、静谧的氛围,让人们感受到藏传佛教的神秘。

 

image041.jpg


“法器”

藏传佛教的法器有着丰富的宗教内涵,每件法器都有它的宗教功用。法器的宗教内涵不仅体现在功用上,在造型和装饰上也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较高的艺术表现手法。

 

image043.jpg

image045.jpg


“唐卡”

“唐卡”是藏语音译,意为卷轴画,它的绘制相传始于吐蕃时期,盛行于明清时期。唐卡的题材十分丰富,涉及宗教、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历法、医学等各个领域。唐卡的制作工艺分为绘画、缂丝、刺绣、织锦和堆绣等,绘画风格为工笔重彩。它的尺寸差别很大,小的数十公分,大则可达数百平方米。唐卡是藏民族创造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浓郁宗教色彩和独特工艺技巧的绘画艺术。


image047.jpg

image049.jpg


“典籍”

从公元七世纪初松赞干布建立奴隶制吐蕃王朝开始,藏区积累了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这些佛教典籍涉及了哲学、历史、语言、天文学、医药学、文学等诸多领域,从中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藏民族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IMG_311IMG_312image051.jpg

 

image053.jpg


四川是我国的第二大藏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众多精美且珍贵的藏传佛教文物能够收藏于此。四川博物院中收藏并展示了各种各样的藏传佛教文物,从造像到典籍,让人们对藏传佛教这一古老而又神秘的宗教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使藏传佛教文化历史保存了下来。


IMG_325image055.jpg


即使对藏传佛教一无所知,也能在步入文物馆的时候,感受到那虔诚和神圣、那历史的厚重和文化艺术的精致。


电子书

确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