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琴台到青羊(宫),你可以感受时间的脚步慢了不少。从青羊过琴台,你可以感受成都生活的闲适与恬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座城,这座城市往往都有一段故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品读城市故事,让我们每一个梦里都装满幸福。
一曲凤求凰,千年琴台路
一曲凤求凰,让爱成千古。在成都西门有一条著名的街,不但有“楹联一条街”和“琴台故径”的美誉,这条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爱情故事为内容街道也是成都著名的“爱情”街。琴台路修建于改革开放初期,北至十二桥路,南抵宝云庵,与百花潭公园、文化公园和青羊宫比邻而居,是成都著名的风雅形胜之地。
街道两侧是二至三层的仿古建筑,仿佛穿越古今的感觉。漫步街道,随处可见的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仿制的花岗石雕刻地砖,让你不时的驻足停留。这些特别的地砖一共有926块,全部是以成都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为蓝本,再现了2000多年前汉代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街道还有三尊铜塑雕像引入瞩目:最南边的一尊“凤求凰”,它以灵动浑圆的造型寓意爱情的圆满幸福,它是三尊雕刻塑像里面最富想象力的一座。街心中间和北段的两尊分别是以汉代国宝青铜龙形灯和铜车马为原型,留心你就会发现汉代龙的形象的与众不同和骏马腾空矫健的身姿。
琴台路的标志性建筑莫过于蜀都大道边上气势恢宏的“琴台故径”牌楼,整座建筑通透鎏金,飞檐翘角、典雅宫灯以及精美的窗棂,在朱红色大柱的衬托下,愈发的富丽堂皇。柱子上还悬挂有书家楹联,中间“乘兴上高台玉垒浮云古今多变,闲来泛溪水接草堂遗迹风雅长存”,外侧“锦水波清云藏海客星间石,琴台韵远花发文君故处楼”,真草隶篆,濡染大笔酣畅淋漓地道尽了蜀迹名胜的数千年的风情。
至于古琴台,在掩映在散花楼对面的一派苍翠之间。著名诗人流沙河书写的“古琴台”石碑以及书法名诗组成的碑刻群,在大型石刻古琴和“凤求凰”雕塑衬托下,大有如沐爱情春风,身临诗情画意的意境。
上溯百年,琴台路这里原是西城墙外的一片菜地,1913年随着通惠门的开通,沿城墙新增加了一条到青羊宫的小路,当时的名字叫做环城左路。1960年拆除城墙修建街道改作建设路,可成都人还是习惯称呼它作西门城边街,到1977年正式命名。1988年,随着蜀都大道大规模的扩建改造,街区规划改造为为仿古一条街,次年取杜甫《琴台》中的“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中间二字,正式命名为琴台路。
如今的琴台路,除了这些名胜古迹外,还有许多老字号的珠宝店、文物老店以及酒楼茶肆荟萃于此,更有人气很足的川剧馆。在华灯初上,穿梭于流光溢彩之间,体验一场穿越时空的爱情,感受一把别样的成都市井,则又是一种滋味。
在琴台路的南口,今百花潭公园门口这一段,老成都人称之为宝云庵。在清代康熙年间,这里的确修建有宝云庵。更为奇特的是,宝云庵还处在当时华阳县和成都县的分界线上。它的山门在华阳,大殿却在成都县地界,至今途径此地公车站牌依然称呼宝云庵,算是对这道奇观的另外一种纪念吧。
西南第一丛林---青羊宫
琴台路一水(西郊河)之隔,就有一座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青羊宫(如今间隔文化公园,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因为青羊宫花会而形成的公园)。这座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和“西南第一丛林”的道家宫观历史源长,根据西汉扬雄《蜀王本纪》的记载:“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今为青羊观是也”。后人也就有了老子命青帝子(尹喜)化为青羊,乘坐而降临成都的传说。中和元年(881年)黄巢起义,唐僖宗避难蜀中,曾经把这里作为行宫。到了中和三年(883),下诏在青羊肆基础上,扩建之后正式命名为青羊宫。几经兴废,到明代,这里的唐代建筑消失殆尽。现在的建筑是经过清代康熙重修,历经乾隆、嘉庆、同治朝多次重建与扩建之后形成的。
如今的青羊宫占地150亩(清代多达300多亩),主体建筑六重,在中轴线上坐落。主要建筑有山门、混元殿、八卦亭、三清殿、斗姥殿等。主殿是三清殿,殿前的八卦亭为全木石结构,相互斗榫衔接,没有一楔一栓,外檐石柱浮雕镂空滚龙抱柱,是全国罕见的石刻艺术珍品。
三清殿总面积1600平米,由36根大柱支撑,象征道教的八大天王和二十八星宿。三清殿最为称道的是殿前的一对单角、双角铜制青羊。单角青羊青羊形状奇特,由十二生肖的鼠耳、牛鼻、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胡、猴颈、鸡眼、狗腹、猪臀幻化而来,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关于这只青羊,一说是南宋大奸臣贾似道府中红梅阁遗物,一说是明代大奸臣严嵩家遗物,到清代清雍正元年(1723),为遂宁籍大学士张鹏翮从北京购得赠给青羊宫的(至今在铜座前端还有张的题诗)。清道光九年(1829),为了与单角青羊匹配,由成都善士张柯氏率子孙捐赠铸造为双角青羊。
在老成都人中有这样的习俗,相信亲手抚摸这一对青羊之后有病者祛病,无病者延年。尤其是在农历二月十五太上老君(老子)生日这一天特别灵验,求子嗣的妇女抚摸青羊可能有孕,所以这一对青羊已经被人们摸得闪闪发亮(作为文物的独角青羊已经被单独保存,现在看到的是2004年复制的)。清代《竹枝词》有载:“闻说铜羊独出奇,摸能治病祛巫医。求男更有新方法,热手摸他冷肚皮。”
三清殿后面有三座土台,过去称为紫金台、降生台、说法台,被赋予了很多神话色彩。近些年通过对台基之下的遗物进行考察,推断有可能是唐宋时期的陶瓷古窑窑址。(一墙之隔就是成都隋唐窑址博物馆)。
文化遗产---青羊宫“道藏”木刻雕版
在青羊宫中所收藏的大量文物中,《重刊道藏辑要》木刻雕版片无疑是镇宫之宝。“道藏”本是道教典籍的总称,清康熙年间由状元彭定求在明代“道藏”的基础上编成《道藏辑要》。清光绪十八年(1892),在成都二仙庵主持阎永和发起下,历时9年重编完成《重刊道藏辑要》。又历时15年,开始了雕刻经版的巨大工程,一直到1915年才告竣工。共刻成梨木经版14000多块,每块两面刻字,印装成册的《重刊道藏辑要》共245册,成为我国文化史上完成的最后一部木刻版巨著。
这些木刻雕版历经三代道士的精心保管,除400余块损失之外,其余版片得以完整保存在二仙庵的丹台碧洞书房之中,成为我国雕版印刷历史发展中保存的唯一一部大型雕版印刷实物,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具备的多方面文化价值,仍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改革开放之后,曾对这部重要典籍的所缺版片进行了补刻,依然延续传承已久的印刷流行。青羊宫也因此成为成都乃至我国西部汉族地区唯一的一处用传统的雕版印刷工艺印刷书籍的地方,唯一的一处可以供传统文化爱好者参观雕版印刷术的展示地。
成都灯会
青羊宫与二仙庵一带秀美的自然风光,从陆游诗中“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起,这里一直都是成都著名的旅游胜地。清代蜀中名人赵熙也这样描绘的:“青羊一带野人家,稚女茅檐学煮茶。笼竹绿于诸葛庙,海棠红艳放翁花。”正因为得天独厚的位置,成都历史上著名的灯会与花会长期都在这里举行。
元宵之夜闹花灯是我国城乡各地普遍存在的古老风俗,成都的灯会在唐宋时期已经盛极一时。发展到清代则是正月初一各街各巷家家门上点“上灯”,正月初九各寺庙、会馆、街坊树杆挂“出灯”。到了元宵佳节,则全城“放灯”,登临城楼之上,一条条“火龙”穿梭在夜色苍穹之间,远远望去甚时壮观。
1962年,成都市第一届由政府举办的灯会在青羊宫(包括与之相邻的二仙庵)中举行,以后遂年年举办(其中1965年至1973年和1979年停办),会期一个月左右。
灯会看花灯,也是看时代的一张缩影。花灯除了在形式和材质有所变化外,在内容题材上也是百花齐放,逐渐发展成为成都市的一张文化名片。从1981年开始,成都灯会更是走出盆地,多次受邀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武汉等20多个城市以及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展出。
1984年的青羊宫成都灯会更是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32天展期共接待观众190万人次。直到2004年灯会转移到面积更大的塔子山公园举办,青羊宫灯会在这里举办近半个世纪,已经成为成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
成都花会
“灯市未残花市到,春风何处不相逢”,灯会结束后就是花会,两者相接持续点燃延续青羊宫的香火鼎盛。花市,也就是花会,在成都由来已久。从唐诗“月晓已开花市合”来看,当时的成都就已经有花会。《成都古今记》更是有“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唐宋时期成都十二市的记载。到了清代中期,唐宋时期成都极为流行的群体性游赏活动也得以恢复。又将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李老君的生日和三月初三浣花夫人的生日串联起来,改造成民间的花朝日(即百花的生日)。每到这个时间,城里城外的人们纷纷前往青羊宫和浣花溪一带踏青赏花,逐渐形成了一年一度著名的青羊宫花会。
每年花会的主会场设在青羊宫与二仙庵中,同时充分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把庙会游赏、商贸、美食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逐渐成为成都人一年之中最主要的集会之一。清人成都《竹枝词》说:“青羊宫接二仙庵,花满芳塍水满潭。一路纸莺飞不断,年年赛会在城南”,再现了当年花会的盛况。
花会还形成了成都人另外一场娱乐活动,在老成都人口中又称为“放生会”。一般花会之中常常夹杂有卖鱼、泥鳅、乌龟等水生动物的农民与小贩,市民中的善男信女们常常会在赶在这个时间回去河里放生。这种行善积德的行为逐渐成为当时的一种风尚和娱乐活动,一直流行至今。
花会还有一件推动社会进步事迹很值得一说。在花会刚开始举办的清末时期,按当时的礼教传统是男女有别的,规定男女不得同一天前往会场。更有甚者,用竹棚来划分男女界限。这种不可思议的规定,就很快被繁华簇锦的花会彻底打破了界限。
为了城内居民赶花会出城入城方便,当局在1913年还专门打开了新西门,新建了十二桥,使青羊宫花会在民国前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青羊宫花市竹枝词》作了极为生动的描述,例如:“通惠门前十二桥,游人如鲫送春潮。与郎走过桥头去,笑指仙都路不遥。”即使到了极为困难的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至1945年),政府曾经下令停办花会。但是由于花会作为成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当局也只是象征性的缩减规模,并未能直正停办。
1951年,青羊宫举办了新中国的第一届成都花会,当时名为“物资交流会”,目的在以促进经济恢复。1959年以后,花会恢复了本来名称,以花木展销为主,同时也有各地的土特产展销、风味小吃与文艺演出。期间有过短暂停办,很快在1980年再度恢复至今,一直保持了以花木为主,同时有土特产展销、风味小吃与文艺游乐的传统文化特色。
文化公园
一场花会,同时造就了一座公园。在今天文化公园内的二仙庵,在成都西门众多的名胜古迹中,一直是首屈一指的。据资料显示,自清代康熙34年(1695)修建了祭祀吕洞宾与韩湘子的宫观(又称“青羊别馆”),到乾隆41年(1776)重建,再历经嘉庆、道光年间不断的修葺和扩建,逐渐形成今天的规模。当时的二仙庵作为青羊宫的一部分,主要用作道士们学习精熟的地方,并在此设立印制经书的馆舍。
二仙庵长期以来被用作一年一度成都花会的主会场,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年年继续举办春季花会。50年代初期,市政府为办好传统花会,将青羊宫附近田野开辟为花会会场,一边举办花卉展览,一边销售来自各地的花木及土特产品。1958年第八届花会结束后,组建“青羊宫花园”。将参展花卉、花木就地种植。四周修砌围墙,逐步实施挖湖造景、修筑亭廊等园林景观建设,1966年更名为“成都市文化公园”。
藏身文化公园还有几个景点,它们的历史今天鲜有人知。
1. 八角亭
八角亭修建于清代初年,本是成都北门外武曲宫的迎客亭,1972年迁建于此。这种特殊的建筑形式,绝对是川西建筑的一个特例。亭子平面呈八角形,有八根朱红柱子组成八角攒尖顶,再覆以青色琉璃瓦,加上亭字须弥座上刻工细腻考究、生动逼真的花卉、翎毛、走兽以及雕梁画栋的彩绘图案,在一片葱翠的公园内格外引人注目。
2. 大型艺术浮雕墙
艺术浮雕墙高12米、宽80余米,以历史人物为连线,再现了西汉至今千百年来成都人观灯、赏花的传统习俗。所刻的数百人物栩栩如生,反映了成都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祥和的期盼。
3. 支矶石
在文化公园支矶山上的支矶亭内,玻璃罩精心呵护着一块高2.12米,宽0.8米的大石。这块石头呈褐色,底大头小状似织梭,并伴有碗口大石窝。这块石头来历不浅,传说是神话中织女的织机垫石。这块大石头最早见于隋代虞茂所著的《织女石》,到唐代、明代都有许多关于支机石的记载。可见大石在成都人眼中是一块不一般的石头,它与成都的历史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大石头在成都平原本是稀缺资源,我们常见的大石多外地运来。历史清楚记载大石的来历,最晚从唐代开始。这块曾经被誉为“云藏海客星间石”,最早被供奉在祭祀严君平的严真观内,上书“支机石”三个篆书大字。严真观毁坏后形成了今天的支矶石街,大石依然矗立在这条街,直到1985年移入文化公园。
4. 十二桥烈士墓
成都市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将30多位共产党员、民主党派成员、革命青年和爱国志士残忍的秘密杀害在市外郊通惠门十二桥附近(琴台路牌楼西侧)。解放后殉难烈士遗体安葬到绿草如茵的青羊宫二仙庵东面。2001年市政府对十二桥烈士墓进行了改建,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整个烈士墓由革命烈士墓区、陈列室、广场和雕塑等四部分组成,占地面积676平方米。每一个烈士墓统一由红色花岗石打制而成,墓石墓碑上雕刻烈士英名和简要事迹。现为省文物保护单位和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十二桥烈士的牺牲处,就在今琴台路牌楼西侧,紧挨西郊河边上,如今修建有纪念性街心公园。
从古到今,寄托了成都人几多情怀的灯会和花会,如今浓缩成深藏锦绣的的文化公园,继续担当起传承历史文化名城的新使命。
青羊宫外汽车站
在现在的青羊上街还有家新蜀汽车公司,成立于上个世纪的30年代末,专门经营成都到温江的客运。这里的车站一直保留到改革开放初期都还在使用,曾经是成都最重要的长途汽车站。至今百花中心站尚有温江的公交线路,应该是汽车公司最后的一点印迹。
成都第一家自来水厂
青羊上街的成都自来水公司城西管网所,这个位置曾经是成都第一家自来水厂,也是成都近代自来水事业的起源地。
成都最早的土自来水系统始于清代康熙年间,当时为了解决满城(少城)内的用水之需,曾经在南河上架设高架筒车,利用河水冲力翻越城墙输水的自流系统,送水流入满城。在清末新派官员周善培的倡导下,1909年成立了利民自来水公司(“自来水”名称从日本传入),依然采用的是高架筒车模式。直到1942年,在成都担任四川省建设厅长的著名实业家胡子昂决定再次在成都建设自来水公司。经过考察,水厂地址就选在了送仙桥侧的百花潭上游,在磨底河与浣花溪汇合口下方的送仙桥下左侧拐弯处取水。
1944年2月,成都市自来水公司成立,8月工程开工,1946年6月1日输水投产,自此成都第一次有了经过净化的管道自来水。不过,因为当时的自来水日平均供水量仅为220吨,公用水桩只有8个,加上价格不菲,用水人口并未惠及大部分人。资料显示,一直到解放之时,成都多数人家的清洁用水取自井水或者者取自河水,这是今天的我们无法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