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魅力青羊 > 青羊景观 >详情
成都博物馆 | 影舞万象•偶戏大千


image001.jpg

 

皮影与木偶,都属于最古老的傀儡戏,有“百戏之祖”的美誉。从商周时期,人们用草扎或泥、木、陶、石制作的人形代替真人陪葬,成为了“偶”的前身;宋代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记录“故老相承,言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记述的是汉代方士设帷帐,为汉武帝召李夫人魂的故事,此或为皮影戏之滥觞。



image003.jpg

白蛇传·水漫金山  (清代·成都)


小小皮影能演绎世间万象,小小木偶亦能包容大千世界。数千年来,皮影和木偶都曾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娱乐方式,但现代文明的冲击使之逐渐式微。本世纪初,从濒临消失的“四川皮影”“云南皮影”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戏剧文物开始,成都博物馆的前身——成都博物院着力于抢救性征集、保护和研究这一重要的珍贵文化遗产。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文物信息中心、省文物局、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国际木偶联会、各个省的皮影木偶和文物机构的帮助支持下,在几代人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下,渐渐汇聚了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的近30万件影偶精品,形成了世界上藏品数量最多、年代最久、种类最全、品质最优的皮影木偶收藏。

 

如今,成都博物馆开放了“影舞万象·偶戏大千:中国皮影木偶展”,将皮影与木偶这两种古老的艺术,再现于公众面前,使其再放光彩,继续流传。



image005.jpg


中国皮影戏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与文化内涵的民间戏剧形式,凝聚着我国传统造型与表演艺术的精华,是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经过千年沧桑岁月的历练,铸就了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的光影传奇。

中国皮影戏凭借其精美的造型、精湛的操纵技艺、优美的唱腔和丰富的剧目,在世界表演艺术中独树一帜,历久弥新。


image007.jpg

变幻无穷——皮影造型

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皮影戏,被誉为东方民间艺术的奇葩。在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地方文化浸润之下,形成了各种艺术流派,留下了角色种类齐备、造型风格迥异的影偶。它们精美绝伦,内涵丰富,既是皮影戏的物质载体,又是皮影戏的精神凝聚,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

南北荟萃——地方皮影


image009.jpg


皮影戏发展到清代及民国时期,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伴随着人口流动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色,大致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如河北、陕西、北京、山西与东北地区等属北派,而浙江、广东、台湾、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属南派,其他如河南、安徽、江苏等则兼具南、北风格。


IMG_266image013.jpgIMG_268

全国部分地区的皮影(局部)

 

image015.jpg

“皮影与剪纸走马灯电影的关系”


皮影与剪纸的造型观念、制作工艺极为相似。皮影与走马灯(又称“影灯”)同为借光取影艺术,皮影通常被认为是电影的先导之一。


image017.jpg

“走马出行”

 

IMG_279

image019.jpg

镂绘传奇   皮影制作

 

皮影是中国雕刻与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它们不仅仅是戏剧表演的道具,也是民间工艺美术的杰作。繁复精细的制作工序、巧夺天工的雕刻技法,造就了皮影的绚丽华彩与动人传奇,每一件皮影,都凝聚着民间艺人的劳动与智慧。


image021.jpg

皮影制作工具

 

image023.jpg

唐山皮影制作艺诀

image025.jpg

好戏连台  皮影演出

 

 

在月琴、二弦、胡琴、边鼓、堂鼓、手锣、梆子、碗碗、唢呐、铙钹等众多乐器伴奏下,皮影艺人操演各类角色,唱念结合,声情并茂。《白蛇传》、《西厢记》、《西游记》、《三国》、《水浒》等,题材涉及历史演义、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应有尽有,可谓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得心应手——皮影操纵

皮影艺人精湛的操纵技巧与光影特殊的表现形式的完美结合,呈现出独特的皮影戏舞台艺术效果。在皮影演出时,艺人们全神贯注,技艺与角色、情感与人物相交融,表达细腻而传神生动。上天入地、腾云驾雾、喷烟吐火、换头变脸等传统戏曲难以表现的种种特技,也可以瞬间完成。


影戏人生

皮影与民俗


image027.jpg

 

中国皮影戏与传统社会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紧密相连,是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活动是皮影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皮影艺术根植于民间,生动地表现了多彩民俗生活。皮影戏演出以及相关的包括祭祀、节庆、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IMG_294image029.jpg

娱人酬神——皮影的民俗功能


皮影戏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之一,诸如酬神还愿、驱邪避疫、祈福祭祀、岁时节庆、堂会庙会、红白喜事等,常有皮影戏表演。皮影戏既是人们的一种娱乐方式,也是民间宗教活动的重要仪式,承载着一定的伦理教化与宗教传播功能。


image031.jpg

地狱(左)、天官赐福(右)

image033.jpg

搭班唱影——皮影戏班


皮影戏班人数一般从一人到十数人不等,主要由演唱、提影、器乐三类艺人构成表演团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如同家人一般亲密无间。在常年的演出过程中,他们背井离乡,居无定所,生活艰辛,却痴心不改,代代相传。

IMG_299

中国木偶戏源于汉、兴于唐,有提线木偶戏、杖头木偶戏、铁枝木偶戏、布袋戏、扁担戏、“水傀儡”、“肉傀儡”、“药发傀儡”等各类品种。

 

木偶戏是一朵根植于民间沃土之中的艺术奇葩,凝聚了民间艺人的智慧,寄托了劳苦大众的梦想。木偶戏在木偶造型、音乐唱腔、表演技艺中所体现出的高度综合艺术性,举世赞誉。国内多个地区的木偶戏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IMG_303

寓木以情

木偶戏的种类

image035.jpg

 

中国木偶戏流传至今的包括提线木偶戏、杖头木偶戏、布袋戏、铁枝木偶戏与扁担戏。已经失传或尚有少量遗存的包括药发傀儡、肉傀儡、水傀儡。其中,提线、杖头与布袋木偶戏最为常见。其装置结构与操作技艺各具特色。它们荟萃雕刻、绘画、刺绣、织染等民间艺术于一身,制作精细,造型传神,深受民众喜爱。

 

“偶戏衍变”

文献记载,三国时,木偶已有“击鼓”、“吹箫”等表演。北齐时出现由人操纵、木偶装扮角色的“郭秃”。唐宋时期,悬丝傀儡、杖头傀儡、药发傀儡、水傀儡、肉傀儡兴盛,不仅成为民间最常见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也进入了宫廷。明清以来,木偶戏与各地方戏曲结合越加紧密,传播更为广泛,影响也更为深远。


image037.jpg

线织千姿——提线布偶戏


 

image039.jpg

一脉千年   木偶戏的历史沿革

 

 

中国木偶,古称“傀儡”。其表演节目叫“傀儡戏”,又称“傀儡子”或“弄傀儡”等,今称“木偶戏”。木偶戏形成年代,一般认为源于汉,成于北齐,兴于唐宋。木偶形象常见于古代文献、绘画及考古发现中。

 

“木偶探源”

image041.jpg


古人笃信万物有灵。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即有人物、动物形象塑造,被赋予人性或神性,供纪念、膜拜、祭祀之用。商周时期,人们用草扎或泥、木、陶、石制的人形代替真人陪葬,这种人形被称为“俑”,即“偶”之前身。至汉代,已出现关节能够活动的木偶。

 

掌中巧施——布袋戏

布袋木偶是以“布内套”(俗称“人仔腹”)连缀偶头及四肢、外着戏服。其内套形状酷似布袋,故得名。较之其他木偶,体型较小,偶头高约1寸。其操作手法为表演者把手抻进布内套,食指插入偶头,以大拇指为偶人左臂,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为偶人右臂,凭借手指、手掌、手腕操纵偶人做出各种动作。

 

布袋戏目前分布在福建漳州、晋江、惠安,湖南邵阳,台湾等地区。


image043.jpg

image045.jpg

寓教于乐  木偶戏与社会教育

 


image047.jpg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木偶戏也在不断拓宽其社会服务对象和受众面。从城市到乡村,从剧场到公园,从学校到社区,从奥运舞台到央视荧屏等等,都是木偶艺术的展示舞台。木偶既成为学校的良好教具,提升并增强了广大少年儿童的认知水平与动手能力;又是孩子们校园外的玩伴,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偶韵新姿——经典剧目大观

中国传统的木偶戏剧目,其主要来源为模仿和借鉴地方戏曲。它们既是中国木偶戏的表演精髓,也是地方戏的微缩形态,是具有传统戏曲性质的木偶戏。随着时代发展及社会变迁,中国木偶戏涌现出了大批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木偶剧目,这些剧目在内容上自主创新,在形式上千变万化,更加适应现代舞台及时代需求。

 

image049.jpg



一方戏台,灯光明灭,抚慰了无数人的心灵,也传递着古老的公义与道德。愿皮影和木偶艺术能够继续流传下去,不断发扬光大。


电子书

确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