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魅力青羊 > 青羊景观 >详情
成都博物馆 | 花重锦官城•民俗篇

  

image002.jpg


漫长的城市文明发展历程,铸就了成都独特的人文气质与精神风貌。成都人海纳百川的胸怀、闲适从容的生活态度,在岁月中沉淀下来,凝结于市井里巷,融汇入民生百业,浸濡在美食香茗,成为城市文化传承的活态基因。

 

image003.jpg


成都博物馆将成都独有的民俗文化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融于“花重锦官城·民俗篇”的展览中,不单单是文物展示和习俗史再现,更是对民间日常生活的重构。 

 

走进老成都

GETTING INTO OLD CHENGDU


image004.jpg


成都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不仅演绎了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兴衰沉浮的家庭变迁,也隐藏着千千万万成都人的喜怒哀乐。

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一件件旧时物品,无不镌刻着岁月的痕迹,勾起人们对老成都的难忘记忆。

 

街巷故事

 

image005.jpg 


街巷是城市的缩影。独具特色的建筑,传承有序的地名,熙熙攘攘的人群,姿态各异的百工百业,将湮没于历史尘埃的故事娓娓道来。


 image006.jpg

老成都街巷场景还原图

 

image007.jpg

清民国生活用具

 

川人尚滋味


image008.jpg


成都人崇尚美食的习俗由来已久。清初“湖广填四川”更带来八方食材与食俗,南北菜系交融、烹饪技艺竞展。清末民国形成了百菜百味,一菜一格,以“味道”著称的“川味正宗”。从公馆菜肴到坝坝筵席,从家常风味到街头小吃,麻、辣、烫、鲜咸集,酸、甜、咸、香兼备。


image010.jpg

“川菜群英汇”

 

食味代变


 image009.jpg


早在汉晋时期,就有成都人“尚滋味”、“好辛香”的记载;唐宋经济繁荣,成都美食已有“川饭”、“川食”专称,宋时在京师开店。清代时川菜融合各方集大成时期。外域辣椒的加入,奠定了川菜麻辣兼备的特色;各地名厨入川,成就了川菜南北并蓄的风格。

 

image011.jpg

古代餐具器皿

image012.jpg

“花椒遇上辣椒”

四川是花椒最重要的产地。辣椒传入前,花椒与姜、食茱萸、扶留藤、大蒜等是蜀地主要辛辣调料。

辣椒原产于中美洲,明代传入中国东南沿海,清初随湖广移民进入四川。川菜迅速吸收了辣椒,并与本土辛辣调料花椒结合,形成了麻辣口味——这是川菜最具特色同时影响最广的味型。


 南北荟萃


image013.jpg

 

现代川菜经历清代中后期的发展演变,至民国初年最终定型。它在中国南北菜系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而自成一格。美食家、文化人、名厨以及普通老百姓对川菜的发展皆做出了积极贡献。


川味正宗

 image014.jpg


清代中后期,川菜走向兴盛。高档的包席馆和中档的南堂馆聚集了众多名厨,他们吸收各地先进技艺,结合四川特点,改进烹饪方法,创制了一大批清鲜与醇浓并重的中高档菜肴,对川菜定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image015.jpg

后厨

 

 

 image016.jpg 

市井美食

 

成都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美食和美食家。陈兴盛饭铺是大众饮食的代表。以“九斗碗”为特色的坝坝宴,集中体现了成都人的乡土情谊。有美食必有佳酿,唐宋之际,成都美酒已名扬天下。具有600年历史的水井坊,至今仍散发出都市醇酒的浓香。

“陈兴盛饭铺”

1862年,陈兴盛饭铺始创于万福桥畔,在卖饭菜的同时也为过路挑夫加工菜肴。其烹制的豆腐麻、辣、脆、嫩、烫、鲜、浑,兼具各种味道,晚清民国时,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菜,即今天的“陈麻婆豆腐”。

 

岁时邀游乐

image017.jpg

 

成都游乐风俗历史悠久:两汉宴饮之乐,唐宋游赏之盛,明清庙会之繁,民国青羊花会倾城参与等,皆为盛事。成都人在悠游名胜、流连美食、沉浸丝竹的同时,仍不忘劝课农桑、发展经济。


image018.jpg

转糖饼儿

 

image019.jpg 

宴饮游赏

 

成都的休闲游乐之风由来已久,大抵成形于两汉,唐宋时达到鼎盛。植根于蜀地丰裕无产基础上的悠闲舒适,是成都最为鲜明的城市特色之一。

 

image020.jpg

耍猴戏

image021.jpg

月月有会

 

明代后期以来,休闲游乐习俗中大众化与生活化趋势更加明显,同时,民间信仰盛行,宗教意味愈见浓厚。在相关活动中,庙会、看戏、酬神等是主要形式。


image022.jpg

清代民国成都游乐活动

image023.jpg

 

青羊花会

 

成都花会起源于唐宋,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在青羊宫举行。明末清初成都受战乱影响,花会暂停。清乾隆年间恢复,清末花会向新式劝业会转型,民国时期达到全盛,成为集文化、商业、娱乐为一体的春游活动。


image024.jpg

▲ 1906年·二仙庵·第一次商业劝工会

image025.jpg

▲1943年·青羊宫·庙会、四川省物产竞赛会

image026.jpg

▲1963年·楠木林·花会

image027.jpg

从左至右依次为:汤圆挑子、打锅盔、盆盆肉

“被单戏”

image028.jpg

 

被单戏是四川木偶戏的一种,因在一张桌子四角绑上四根竹竿,再用一张形同被单的帷幕围住竹竿搭建成戏台进行表演,故得名“被单戏”。表演时演员的拇指、食指、中指分别套入中空偶人的两个衣袖、头像,通过三个指头间灵活的变换表现出偶人的动作。

操纵受众木偶的同时,艺人还需不停地变幻各种声音唱出优美词曲,并独自演奏锣鼓、唢呐、二胡等乐器。正所谓“台帷如被单,一人一戏班,天下众生相,都在指掌间”。


image029.jpg

西洋镜

image031.jpg

从左至右依次为:担担面、三大炮

“坝坝宴”

image032.jpg

 

在成都城乡各地,凡遇红白喜事,都要宴请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吃坝坝宴,又称吃“九斗碗”。坝坝宴不仅是联络感情、化解矛盾的灵丹妙药,也是和睦邻里的社交盛宴。

 

image033.jpg 

“成都与酒”

 

 

image034.jpg


成都酒文化源远流长。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即出土大量先秦时期的酒器。战国时蜀地“以酒曰醴”。两汉时,既有“文君当垆”卖酒之佳话,也有“载酒问字”于扬雄的美谈。唐诗中赞美成都美酒的诗篇众多,剑南烧春曾为贡酒。北宋时,成都酒业与京师并列第一。明清以来,酒业更见兴盛,“天号陈”、“福升全”、“全兴成”代代相传。

 

茶馆人生

 

在成都,茶馆不仅仅是娱乐休闲之地,更承载着众多城市社会功能:调解纠纷、买卖求职、信息交流……泡茶馆已成为成都人特有的生活方式。


“打围鼓”

image035.jpg

 

打围鼓即川剧清唱,参与者大都为业余爱好者(称“玩友”),多在茶馆进行。无戏服,不化妆,演奏板鼓、堂鼓、川鼓、马锣、川胡、钹等乐器,自吹自唱,自娱自乐。


“六腊之战”


image036.jpg

 

20世纪40年代每年农历六月和腊月,部分中小学校校长到成都少城公园的鹤鸣茶社聘请教师。由于教职竞争激烈,故有“六腊之战”一说。


image037.jpg

“老虎灶”


老虎灶起源于江浙地区,以煤为燃料,因为节省燃料又方便适用,遂传遍全国各地,相传因形状颇似老虎而得名。清代以来,老虎灶在四川茶馆中普遍使用,民间也简称为茶社。它除了向茶馆中的顾客供应开水和热水,根据茶馆大小的不同,还可以代客熬药、炖肉等。在大多家庭只有柴灶而没有炉子的年代,它是茶馆附近多数人家购买开水和热水的最佳场所。

 

成都方言历史

image038.jpg

 

古蜀之“蜀语”为何,史载语焉不详。秦灭巴蜀以后至汉代,吸纳秦晋语言因素,继承本地传统的“蜀方言”逐渐形成。宋元时期,蜀语与外地尚难以沟通。元明之际,移民带来的北方官话与蜀方言结合,形成新的四川方言。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带来多地方言,最终形成今天的成都方言和西南官话体系。成都方言属典型的多元一体化之产物。

成都特殊的历史造就了多种文化在此交流融合,形成了成都民俗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特点。成都人宽广豁达、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和轻松休闲、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也让颇有特点的民俗融入了这座城市的血脉中。即使在现代,成都的大街小巷中,仍能发现民俗元素的传承。这些民俗的元素已然成为了这座城市最鲜明的符号。

电子书

确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