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志青羊 > 政策汇要 >详情
成都市地方志工作简报

 [特别关注]

成都市地志办召开内设机构调整干部大会

近期,成都市地志办召开干部大会,宣布内设机构调整方案,新设立综合处、志鉴工作处、信息化及资料处、地情开发利用处。市地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马海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地志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欣出席会议,市地志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志强主持会议,全办干部职工及成都年鉴社(成都方志馆)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会议。

此次处室调整是贯彻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全市地方志工作的意见》的重要举措。调整后的处室“十业”并举的新时代地方志事业发展新格局,更好地服务地

方志编修体系、理论研究体系、质量保障体系、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工作保障体系。为推动新时代成都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更好履行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历史使命提供了坚实的组织机制保障。

会议强调,全体干部职工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大局意识,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刻理解、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要求,坚决执行办党组相关决策部署,闻令而动、令行禁止,不折不扣做到认识到位、人员到位、履职到位。

会议要求,全办人员要积极调整工作状态,以此次处室调整为契机,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本领、完善知识体系,尽快适应新岗位、融入新团队、取得新成绩,努力打开新局面实现新作为。

 

成都市地志办召开方志馆建设协调会

2022年8月10日,市地志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欣主持召开成都方志馆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协调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市领导关于“抓紧开展成都方志馆项目前期工作”的指示要求,完善成都方志馆项目推进协调机制,研究项目用地界定、项目建议书编制等前期相关工作。会议听取了成都方志馆项目代理业主单位成都天投集团和成都方志馆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有关方案汇报。

成都方志馆项目拟选址在天府新区天府大道以东、武汉路以北、青岛路东段以南的成都科学馆地块,拟规划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2022年6月27日市发改委下达成都方志馆项目前期工作经费48万元。7月22日,成都方志馆建设工程咨询理(整体策划方案及项目建议书编制)服务项目经四川中采宏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组织完成竞争性磋商,成都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以38万元中选成为该项目供应商(服务商)。目前进入项目建议书编制阶段。

王欣同志指出,建设方志馆是国家赋予地方志的使命和任.务,是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扩大城市文化影响力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是传播普及地情知识,增强爱国爱乡情怀,展示方志文化魅力,承载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功能的重要载体。成都方志馆要立足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史志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于贯彻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关于传承天府文化的重大要求,立足于国情地情研究、保护历史文化、延续历史文脉、体现地方文化特色。

市发改委、市科协、天府新区管委会两委办、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成都天投集团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成都市地志办召开“成都风土人文丛书”

审读交流座谈会

2022年8月11日至12日,市地志办召开“成都风土人文丛书”审读交流座谈会。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汪洪亮、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教研室主任张卫忠、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冯婵、武侯区政府办公室一级调研员杨青林等审读专家,及相关书籍主要撰稿人和金牛区、龙泉驿区、崇州市地方志工作机构有关人员,围绕拟于今年出版的《蜀道·天回》《舌尖上的龙泉驿》《崇州诗词汇编》前期审读情况进行座谈交流。

“成都风土人文丛书”是成都市地方志旨在鼓励和推动全市地情读物策划和出版的重点项目,目前该丛书已出版地情书籍30多本。与会专家指出,“成都风土人文丛书”已经成为市地志办讲好成都故事、传承成都文脉、扩大方志影响的一张名片。此次送审的书稿充分挖掘成都历代志书和年鉴相关资料,紧扣当地文化特点和历史底蕴,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蜀道·天回》以“道”“藏”、“驿”“筑”“场”5个篇章,图文并茂地讲述了金牛区天回镇从古蜀到近现代的传奇故事和发展变迁,反映了天府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碰撞,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并为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提供了历史注解。

《舌尖上的龙泉驿》从龙泉驿的美味佳肴入手,从历史视角探究了美食背后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将舌尖上的美食记忆升华为了乡土人文印记,也勾勒了成都美食之都的历史记忆。

《崇州诗词汇编》系统集成了历代崇州人及外籍诗人关于崇州的诗词、民谣、谚语,资料翔实、内容丰富、规模宏大,为人们全面了解崇州的文化脉络和演变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也是成都历来就是文创名城的重要例证。

 

[区(市)县动态]

新津区地志办聚焦地方发展

持续做强资政辅治功能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览。地方志作为“一地之百科全书”“一方之全史”,在积累历史资料的同时,也在总结经验、服务当下、启示未来。近年来,新津区地志办坚持修志为用,持续强化史志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地方志成果转化,扎实做好“资政”好文章,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搭建“三大平台”,形成全维度服务机制

一是开设《志鉴新津》专题期刊。跟踪全区重点工作、重要区域、重大项目,深入挖掘整理相关历史文化,为项目实施和重大决策提供前期地情资料服务,得到区委、区政府和市地志办的充分肯定。二是开通“方志新津”微信推文。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紧扣全区重大工作部署,深入挖掘、考证和展现新津历史、人文、风土人情和文化传承,让更多人走进新津、了解新津、认同新津。三是开编《方舆新津》政事记实。以月度为单位,分板块和领域及时记录当月新津重大政事活动,弥补传统地方志在记录时效性方面的短板,让更多人在这里了解政事、读懂新津。

二、注重“三大结合”,拓展多领域服务方向

一是注重与历史重要事件相结合,如,紧扣新津民营经济发展轴线,撰写《“希望”升起的地方,讲述民营经济蝶变传奇背后的“新津故事”》,讲述新津民营经济发展长河中发生的历史故事,为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高质发展提供历史镜鉴。二是注重与当下重点工作相结合,如,聚焦即将在新津举办的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策划“农博十二景”,重点推出近年来新津在乡村振兴领域的探索实践,让更多人认识新津公园城市乡村表达。三是注重与未来发展探索相结合,如,围绕数字赋能实体产业重大部署,加快编纂《新津推进城市全域全维度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图文志,记录新津数字转型重要事件、时间节点和典型案例,启迪城市数字化转型。

三、打通“三大渠道”,构建立体化服务路径

一是与区融媒体中心合作,借助“新津数智融媒”矩阵,拓展宣传渠道,扩大方志信息传播面,提升方志文化影响力。二是与区委政研室合作,提高志鉴类文稿写作深度,促进史志资源与当下工作深度结合,实现资政服务精准化。三是与专家和专业机构合作,网罗本土历史、民俗、文学等领域精英,共同参与、指导地情资料书籍编辑和文史考证,同时加强与区档案馆、区文物保护中心合作,声息互通、资源共享,持续提升地志办专业化水平。

电子书

确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