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魅力青羊 > 青羊景观 >详情
成都博物馆 | 空明流光——宋瓷·五大名窑特展(下)

图片1.png

时至宋代,瓷业发展达到繁荣时期,瓷窑遍布中华大地。宋代瓷器集前代之大成,并以不可遏止之势丰富开去,形成了著名的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五大名窑。

这五大名窑各具特色且都拥有精良的工艺和美观雅致的造型,是展现宋瓷技艺、审美与卓越风采的最佳代言,备受推崇,对后世瓷器产生了深远影响,以至于后世对五大窑的仿制不断,深刻影响了后世人们对瓷器的审美。

 

云在青天水在瓶

五大名窑的美学成就

宋代瓷器呈现出名窑辈出的繁荣局面,在各地瓷器产品满足民众日常所需的同时,一些高质量瓷器进入了皇家视野,官府、宫廷逐渐介入了瓷器生产,出现了贡御瓷器和专供宫廷使用的官窑。自宋至明清,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瓷器因其精良的工艺、风雅的造型和优美的釉色备受追捧,并在后世收藏中被推崇为“宋代五大名窑”。


五大名窑由来

图片2.png

● 两宋尚古、䅲(qí)古以及“金石学”的出现,助推了皇室与民间对钟鼎彝器、碑碣石刻等的收藏之风。明中期以后,宋代瓷器已成为古物收藏的重要内容。对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瓷器的评述与收藏屡见于各家记载,逐渐形成了以其为代表的宋代名窑收藏体系。其后,在历代文人、藏家的不断推崇与品评之下,“宋代五大名窑”的概念形成,并最终固定为定、汝、官、哥、钧。

 

定窑

色白恬静

定窑是我国北方著名白瓷窑场,窑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在宋代隶属定州,故其窑场名为定窑。定窑创烧于晚唐,极盛于宋,延续烧瓷至金、元时期,元以后大规模生产停止,窑业生产逐渐没落。宋金时期,定窑以白釉瓷器为大宗,号为“颜色天下白”,也烧制黑釉、紫釉、红釉等品种,多属名贵,又有“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赞誉之词。

 图片4.png

图片5.png

 图片6.png

 

 

/定窑 /

色白恬静

图片7.png



“颜色天下白”

受邢窑影响,定窑在唐代烧制白瓷。初期白瓷胎体杂质较多,多施化妆土增加白度。晚唐五代以后,定窑烧制精白瓷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北宋时期,定窑白瓷胎体洁白致密、瓷化程度更高,釉层薄而均匀、白净莹润,略泛青黄或青灰。

图片10.png 
图片9.png  

图片8.png



汝窑

雨过天青

汝窑因窑场位于北宋时期的汝州而得名。见于后世记载与收藏的汝窑瓷器多为汝官窑产品,以胎质细洁、造型工整、釉色典雅闻名。汝窑独创纯正的天青釉色,釉面上多有细碎繁密的开片,宛如鱼鳞或冰裂。汝官窑瓷器大多形体较小,制作精细,满釉裹足支烧。汝瓷因清雅精细而为皇室关注和使用,自宋以来也倍受世人珍惜和赞誉。

图片11.png

汝窑天青釉莲瓣鸳鸯钮熏炉

 


图片12.png



“汝窑为魁”

“汝窑为魁”源自南宋叶寘(zhì)《坦斋笔衡》,北宋朝廷因为定窑瓷器“有芒不堪用”(“有芒”中的“芒”是指芒口,芒口俗称毛边,是指盘、碗在入窑烧制前去掉釉的一圈边口所露的胎骨;另说是指光芒,宋徽宗为人喜欢含蓄的美,不喜欢张扬的美,因此不看好光亮刺眼的定瓷),命汝州窑场烧造青釉贡瓷,指出在当时“河北、唐、邓、耀州”各地的青瓷器中,汝窑的品质最好。汝窑盛极于北宋,烧造宫廷用瓷的时间短暂,鲜有存世,南宋时已经十分稀有,现在全球的汝瓷收藏亦以珍稀著称。

 

 

“芝麻挣钉”

汝窑贡瓷多采用“裹足支烧”工艺,是中国古代制瓷装烧中满釉支烧的重要技术。通体施釉的瓷坯与匣钵之间用支钉间隔,烧成后小心去除粘连于器底的支钉,采用这种工艺制作的器物釉面近于完整,仅在器底留下形如芝麻粒大小的支烧痕迹,被后世收藏者称作“芝麻挣钉”。

 


官窑

莹润典雅

“官窑”一词原指由官府出资兴建,产品流向官府控制的陶瓷器生产窑场。一般官窑的产品除部分供应官府使用外,也作为商品出售。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宋代供设有北宋汴京官窑及南宋修内司官窑、郊坛下官窑三座以贡御为主的官办窑场,故而“官窑”成为这三座窑场的特有称谓。南宋官窑生产的青釉瓷器,以古典文雅的造型、温润如玉的釉色、自然成趣的开片著称。

 图片13.png

图片14.png

 图片15.png



“皇家范式”

南宋官窑以烧造青釉瓷器为主,胎色灰白或黑灰色,有粉青、灰青、青黄、炒米黄等釉色,釉面普遍布满纹理大小、疏密不一的开片。其精品追求莹润如玉的釉面质感。器型包括仿青铜器型制作的礼器、祭器和日常生活用具,工艺精致高超、具有皇家气度。

图片16.png


 

 

官窑

莹润典雅

 图片17.png

 

 


哥窑

断纹成记

哥窑器物造型古朴端庄、浑厚。釉面润泽如酥,表面大多布满不规则、深浅大小不一的开片,趣味天成。自元代起,哥窑之名见于文献记载,其位列宋代名窑则始见于明代《宣德鼎彝谱》中关于宫廷用器的记载,“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

 图片18.png

 

哥窑

断纹成记

图片19.png


 

 

“官哥不分”

元代孔齐在《静斋至正直记》中谈及“哥哥窑”时,称其“绝类古官窑”,是“官哥不分”的最早记载。现存不少官窑、哥窑器皿在“金丝铁线”的开片特征、釉色上确有极大的相似性。

 图片20.png




“哥窑图谱”

由于哥窑窑址尚未有明确、充足的考古资料,目前对其认识主要来自清宫旧藏和各机构、收藏家的藏品。常见器物有碗、盘、洗以及仿商周青铜器造型的簋(guǐ)式炉、鼎式炉、贯耳瓶等,造型简练古朴、制作精致。胎质分瓷胎和细砂胎两种,呈棕褐色、浅白色、黄灰色、深灰色、黑褐色等。釉色以青灰色、月白色为主,另有少量粉青、米黄等色,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有网状开片,状如冰裂碎片,极具特色。

图片21.png

 图片22.png

 

 

钧窑

霁色秾丽

钧窑遗址分布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已发现窑址上百处,以禹州市城北八卦洞钧台窑和神垕(hòu)镇为主要生产中心。钧窑瓷器以雅致的乳浊天青色釉和灿若晚霞的窑变釉备受追捧。钧窑对铜红彩和铜红釉烧成颜色的精准控制,是古代制瓷工艺的巨大突破,釉色的创新赋予了钧窑极强的生命力。宋以后,钧窑窑口分布更为广泛,产品更加多样化。

 图片23.png

图片24.png

图片25.png





“灿若晚霞”

早期钧窑以生产日用青瓷器皿为主,后钧窑工匠改进釉料配方中的搀合物,并熟练掌握了氧化铜呈现红、蓝等色彩的烧成技术,创烧出更加绚烂多姿的窑变釉色。以紫红色为特征的窑变釉姹紫嫣红、灿若晚霞,是钧瓷最与众不同的釉色特征。

 图片26.png




“汝钧一家 青蓝变化”

早期钧窑深受汝窑影响,钧窑工匠在釉中提高磷、钛等含量,烧制出天蓝和青绿的乳浊青釉,与汝窑瓷器基本相似,因此流行“汝钧一家”“钧汝不分”的说法。

 图片27.png



“入窑一色 出窑万彩”

图片28.png

 



钧窑天蓝、紫红两色交融的高温窑变釉,绮丽多变、灿烂艳丽,在宋金时期以沉静典雅为主的青瓷中异军突起。发展到金代,钧窑的窑变釉有玫瑰紫、海棠红、葡萄紫、丁香紫等十余种,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这种工艺难度大,烧制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极为重要,细微的窑炉气氛变化都会导致釉色的差异,往往同一窑器物具有不同的釉彩变化,所以钧窑产品又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

图片29.png

 图片30.png



漫惜樽前旧风味

宋瓷审美的后世影响

 图片31.png

宋代是我国陶瓷史上的繁荣时期,以定、汝、官、哥、钧为代表的五大名窑对后世瓷器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五大名窑瓷器的仿制在明代已蔚然成风,至清雍正时期有专门的官员在景德镇督导瓷器生产,成果斐然,乾隆时期仿古风气更胜,雍乾时期瓷器的烧制技术达到极高水平。

 



仿官

 图片32.png

仿官釉笔山

明(1368-1644年) 故宫博物院

 

历代仿官往往不惜工本,制作极其精细。明代从宫廷内府中选用实物样品或由宫廷画师绘制器物图,交由“督陶官”监烧,还实施了“官搭民烧”制度。明代仿南宋官窑的水平极高,以至于许多明代仿品在后世曾被当作南宋官窑的标准器。清代仿官成就斐然,不论其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康、雍、乾三朝都喜爱仿古瓷,且以雍正仿官水平最高。雍正一朝仿制宋官窑器几可乱真,而且还仿烧明代永乐、宣德、成化三朝的官窑器,堪称惟妙惟肖。

 

 




仿哥

 图片33.png

成化款仿哥釉八方高足杯

明成化(1465-1487年) 故宫博物院

 

明代御器厂仿哥窑(釉)瓷器以宣德、成化时期产品最具代表性。宣德朝仿哥窑瓷器釉面为典型的橘皮纹,与传世哥窑瓷器釉面特有的润泽如酥质感不同。成化朝仿哥釉瓷器体量一般较小,胎色灰白,釉面莹亮。器物口边和足端有涂抹酱黄色釉与不施酱黄色釉之分。清代御窑厂自康熙朝开始仿哥窑(釉)瓷器,而以雍正、乾隆两朝仿品最为多见、质量亦最好。雍正朝以宫廷收藏哥窑瓷器为蓝本的仿哥制品,在造型、釉色等方面与原物几乎一致。乾隆皇帝对仿烧哥窑(釉)瓷器屡有谕旨,仿烧力求逼真,其外观与工艺等与雍正时期基本相同。

 

 


仿定

图片34.png

仿定窑白釉婴耳缸

清雍正(1722-1735年) 故宫博物院

 

景德镇明代曾有“可用乱真”的仿定精品。从现在留存的实物看,明代仿定瓷器主要有水丞、板沿盆、碗、盘、孩儿枕等不同器类,其制作精细不一。传世清代官窑仿定作品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多,一般只仿釉色与刻花、印花工艺,造型和纹饰仍为本朝风貌,器物底部多刻有本朝年款。可见清代官窑仿定只是仿其古意,追求的是宋代定瓷淡雅别致的韵味。

 

  图片35.png

宋瓷之美,在于多元创造下的百花齐放,也在于富含时代特征的风雅气韵。纵观宋代瓷器,黑、白、青、青白瓷器之中,含蓄莹润的釉质与独具匠心的装饰融合,幻化出或端庄素雅,或洒脱活泼、雅俗共赏的瓷器艺术,更以釉色优美、造型典雅呈现出宋人宁静致远、高洁适意的精神风貌。


图片36.png

图片37.png


宋人生活中,雅居与市井生活都与瓷器使用紧密相连。焚香、观画、烹茶、赏花、饮酒、饮食诸事与瓷器的结合增添了生活风雅妙趣,更赋予了世俗生活审美与艺术的内涵。这种艺术与审美不仅仅是皇室贵族的追求,更融于大众日常生活之中,成为生活的态度。


让艺术生活化,让生活艺术化,宋式生活美学启迪着当代人的生活思考与美学创造,于自然中求意趣,于细微处见雅致,以传统文化滋养着时尚典雅的新生。

电子书

确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