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朵朵秋菊盛放,送来沁人心脾的芬芳。10月28日,“成都市第六十届菊花展暨中国菊花名品展”在成都市人民公园内拉开帷幕。
20万盆菊花、1000多个菊花品种在人民公园里汇聚盛开,直到11月27日,这里都将是一片菊花的海洋。传统菊花与人文自然景色交相辉映,绘制出一幅独特而又精彩的画卷。游赏其间,感悟成都百年民俗的别样魅力。
01. 成都赏菊史
1“蜀人多种菊”
秋风送爽,十月菊香。成都这座城市与菊花确有不解之缘,作为我国主要的种菊城市之一,成都培植菊花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在蜀郡守文翁建的石室书院内,就曾发掘出菊花浮雕。到了宋代,景焕所创作的《牧竖闲谈》中曾记载:“蜀人多种菊,以苗可采,花可入药,因旧悉植郊野。”
2“菊井秋香”
到了明朝,历代蜀王更是对菊花偏爱有加,专门写过不少诗赋。此外,相传修建蜀王宫时开凿了一口井,名曰“橘井”,后因井的周围又种满了菊花,而被称为“菊井”。每到金秋十月,菊花盛开,争奇斗艳,香气四溢,成为萧墙内的一大景观,即被两任蜀王朱申凿、朱让栩归入成都十景之一的“菊井秋香”。
3“菊花会”
文人们有赏菊的雅致,普通老百姓也有赏菊的闲情。赏菊出游,喜好游乐的成都人自然不会错过。据资料显示,1925年,成都市通俗教育馆博物馆举办了第一次菊花会——这是有记录的最早的菊花会。之后由于抗战,菊花会一度停办。直到1953年,在人民公园内,正式举办了第一届菊花展览,后又因特殊原因停办。1978年正式恢复菊花展览,定为了第十七届,此后便一年举办一次。
02. 第六十届菊花展览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金秋时节,菊花往往是作为这个美好时期的点缀,而在人民公园的菊花展中,一朵朵盛放的菊花则成为了舞台上的主角。
本届菊花展以中华传统菊文化为基础,创新布展思路,设置“菊韵六十 幸福底色”、“绿色宜居”、“铸就丰碑”、“千年文脉”、“和谐共生”、“扬帆破浪”7组菊花组景,造型独具特色,千姿百态。首次在成都市举办的中国菊花名品展,将汇聚来自全国各地名品菊花300余种,为成都市第六十届菊花展增添更加丰富的色彩。
作为一年一度的成都菊花盛会,逛人民公园的“菊花展”早已经成为成都人生活的一部分。今年的第六十届菊花展仍然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纵使天气略显阴凉,也抵挡不住人们的观菊热情。
公园里,人群熙熙攘攘,四周花团锦簇。不同于固有印象中的金黄,这里的菊花是五彩缤纷的,有娇艳的浅粉,有无暇的洁白,有传统的金黄,甚至还有别具一格的乌紫色、深红色……仿佛人间所有美好的色彩都汇聚于此,泼墨于一朵朵菊花之上。色与形的融合却无矫揉造作,只道是浑然天成。烂漫如少女,于寒冷渐近之时带来温暖;天真似孩童,在严冬来临之前送去希望。观满眼绚烂,忘却身心之疲劳。
从左至右依次为:“月之光”、“李逵醉酒”、“水芭蕉”
这里的菊花色彩是多种多样的,形状也是千奇百怪的:有的如千针绽开,好似焰火盛放;有的抱作一团,仿佛生性羞怯;有的远看是一朵朵小型的向日葵,好像将秋日的阳光都积蓄在自己小小的身躯里面,观之似有暖意流入心田……千姿百态,争奇斗艳,菊花朵朵构成一幅幅设计精妙的图画,被定格在了游人们的相机里面。不过,婀娜的菊花们并不总是这个舞台的主角,在与人们的合照中,只能甘为衬托。即便如此,它们也尽力地展现自己的美丽,以回馈这片生养它们的天地。
菊花的色与形本是自然造化,但在园艺造型师们手中则组合成了艺术品。此次菊花展有不少别出心裁的造景:如菊花元素和公园内茶艺元素组合而成的“菊韵六十 幸福底色”;“人南立交桥”造型的“绿色宜居”;各色菊花与“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一同构成的“铸就丰碑”……
“菊韵六十 幸福底色”
“绿色宜居”
“铸就丰碑”
大的造景让人眼前一亮,精致的小型景观也让人赏心悦目:一些树上和平台上精心布置的悬崖菊,远观似瀑布,从天空向下倾泻,溅起层层细浪;又如银河落下,闪烁着点点繁星。近观其状,又好像雄孔雀艳丽的尾羽,总能吸引到游人的目光。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季将尽,冬季将至,万物肃杀之中却有一花傲立。“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只有菊花在这一片孤寂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古人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在这深秋时节,还有哪里比得上一片芳菊构成的美景呢?不必言说,观展的人们已经用自己的笑容做出了肯定。菊花展在成都的延续,传递着人们的乐观,传承着赏菊的文化,承载着过往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的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