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一块古老的土地,拥有悠久的文明史。
先秦时期的四川,是长江上游地区的文明中心。据文献记载,巴蜀古国所在之地,为“人皇九囿”之一,巴蜀为“囿中之国”。至大禹,分九州,巴蜀属梁州。经过历代先公、先王的经营,巴与蜀逐渐成为长江上游两个强大的国家。
通过近百年考古工作,一个远比文献记载更为神奇的巴蜀王国逐渐显露尊容。在长达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蜀文化,与川东、重庆峡江地区的巴文化交相辉映,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巴蜀文化”,并与周边各族群交流互动,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宏大格局。
战国晚期,秦得巴蜀之富,有了统一全国的物质基础,巴蜀大地逐渐成为秦统一六国的坚实后方。此后,巴蜀文化逐步融入中华文明。
神秘王国
A MYSTERIOUS KINGDOM
文献中古蜀的起源,与传说中的黄帝、颛顼(zhuān xū)、大禹等英雄人物有关,在其文明初起时代,经蚕丛、柏濩(huò)、鱼凫三代蜀王,古蜀从酋邦社会演变为王国。
近百年的考古工作,勾勒出一个比历史记载更加真实的古蜀王国。作为古蜀文明典型代表的三星堆文化,特征鲜明,兼收并蓄,独树一帜。其后的金沙·十二桥文化,延续三星堆文化的信仰,以成都为核心,使王权逐渐取代了神权。这是古蜀王国最为辉煌的时代,其文化影响力东至鄂西,西抵石棉,北达汉中,南接黔东。
三星闪耀
铜人头像
商代(前1600-前1046年)
1986年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约商代晚期,三星堆文化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文明中心。以三星堆遗址二、三期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是古蜀文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它依托于农业的长足发展、手工业的巨大进步,构筑起一个雄踞西南的文明古国,其文化影响已达鄂西、汉中地区,并与中原、长江中游等地区保持着密切联系。神秘而灿烂的三星堆文化,是我国古代区系文明的典型代表之一。
“竹瓦吉金”
《尚书·牧誓》中记载了蜀人出征参与“武王伐纣”的战争,揭示了古蜀国与周人的密切往来。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在四川彭县(今彭州市)竹瓦街先后两次发现的青铜窖藏,属于金沙·十二桥文化,共出土了40件精美青铜器,其中的青铜礼器带有强烈的西周文化烙印,见证了周人与古蜀国密切的文化联系。
从左至右:铜尊、“覃父癸”铜觯(zhì)、“牧正父己”铜觯(zhì)
象首耳卷体夔纹铜罍
羊首六涡纹铜罍
金沙溢彩
承续三星堆文化,古蜀文明进入金沙·十二桥文化时期。在已发现的十二桥文化聚落遗址中,金沙遗址以其宏大的规模、精美的文物备受关注。这里可能是西周时期古蜀王国的都邑所在,开启了古蜀文明的新篇章。初具都邑规模的金沙遗址也将成都的建城史提前到距今3000多年前。
兽面纹铜戈、铜戈
巴蜀辉映
THE SHINING BA AND SHU CULTURES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百家争鸣。巴、蜀在同中原和荆楚的往来中,发生了重要转折。
古蜀国在不断吸收中原、荆楚的礼乐文明后,将世俗王权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原有的神权文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曾经居于汉水上游的赫赫巴国,因不敌荆楚的扩张,最终南迁至川东、峡江地区,并成为当地各个土著族群的统治者,使巴文化迎来全盛时代。位于四川盆地东、西两地的巴与蜀,在并存中交融、发展,逐渐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巴蜀文化”。
蜀国瑰宝
水陆攻战纹铜壶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1965年四川省成都市百花潭中学出土
四川博物院藏
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古蜀国为开明王朝统治,它凭借物茂粮丰的物质基础,在与秦、楚的武力较量和文化交流中,形成了重祭祀、精工艺、尚滋味、好文采的礼制与习俗。在成都平原的考古遗存中,不少具有中原、荆楚文化因素的器物与蜀文化器物并存;两湖地区也相继出土了不少巴蜀器物,它们是古蜀与中原、荆楚频繁互动的重要见证。
水陆攻战纹是我国东周时期在青铜器上的一种新的装饰工艺,画面构图丰富,人物形象洗练逼真,生动地展示了当时的战争场面,是美术史、战争史研究的重要题材,在考古研究中也极具价值。
左:铜甑(zèng);
右上:铜勺;
右下:蟠螭纹尖底铜盒、铜鍪(móu)
“马家王气”
新都马家木椁墓,是迄今为止四川省内发现的战国时期规格最高的墓葬之一,墓内腰坑出土的188件青铜器,种类多达数十种,且大多数器型均5件为一组,体现了蜀人“尚五”的礼制。有学者认为其墓主人可能是古蜀开明王朝的某代国王。
“时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未有谥列,但以五色为主。故其庙称青、赤、黑、黄、白帝也。”——《华阳国志·蜀志》
“五”,在蜀人的宗教意识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文献记载,开明氏庙有五色、民有五丁、墓有五冢……考古发掘中,竹瓦街一号窖藏集中出土五件铜罍(léi),马家木椁墓所出青铜器绝大多数五件为一组,说明“五”在蜀人意识形态中有着独特的内涵。
铜戈
带盖蟠虺纹铜浴缶
蟠螭纹铜鉴
牛鼠纹铜矛
平肩圆刃铜钺
“望丛祠”
开明帝,又称丛帝。望丛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是为了纪念蜀王望帝杜宇、丛帝开明二帝修建的祀祠。据《郫县志》记载,望帝祀祠在灌县(今都江堰)二王庙,南朝时移建于郫(今郫都区),后与丛帝庙合并,成为合祀望、丛二帝的“望丛祠”。
巴国遗珍
巴国原是周王室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之一。约春秋晚期,巴国不敌楚国扩张,从汉水上游迁徙到四川盆地东部和重庆、鄂西峡江地区,他们承袭了中原和荆楚的礼乐制度,成为这一地区土著族群的统治者。巴人民风敦厚、质直好义,善乐舞,信巫鬼,崇白虎。宣汉罗家坝、涪陵小田溪等遗址的考古发现,大致勾勒出了巴文化的发展脉络,展示了巴人多元的文化面貌。
虎钮錞(chún)于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1972年四川省涪陵县(今重庆市涪陵区)
小田溪墓葬出土
四川博物院藏
铜钲(zhēng)
铜甑(zèng)
铜俎
四环钮虎纹铜罍(léi)
巴蜀图符
战国时期,巴蜀青铜器和印章上,常出现各式各样的图形和符号,与平常所见装饰纹样有异。这些或抽象、或写实的纹样,极具地域特色,它们以不同的排列组合装饰于某件器物上,既有区别又联系紧密,因不能严格区分和释读,学者们将其统称为“巴蜀图符”。虽然考古学界对巴蜀图符的认识尚有争议,但它却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开巴蜀文化密码的一把钥匙。
辐射西南
位于我国大西南的横断山脉,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迁徙交流的通道。盛极一时的巴蜀文化曾以这里的山间谷地和河流为通道,对西南地区的土著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甚至借此辐射至云贵高原和东南亚北部。古文献记载,秦灭巴蜀后,蜀太子安阳王曾带领族人沿西南山地流亡至交趾(今越南北部),并建立了政权。
融入华夏
INTEGRATION WITH
THE CHINESE CIVLIZATION
公元前316年,秦国南下,兼并巴蜀,结束了巴蜀古国雄踞西南的历史。巴蜀文化随着秦国军队向外扩散,逐渐融入统一的华夏文明之中。
在长达百年的岁月中,秦将巴蜀作为统一六国的战略后方而大力营造,兴修水利、重视农耕。秦国又先后将各国移民迁徙至此,带来新的生产方式和文化,加速了巴蜀文化融入华夏文明的步伐。成都平原在秦的经营下,逐渐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四川盆地也从此成为后世中央王朝经营西南的战略要地。
闭而不塞
巴蜀之地虽然“四塞”,然而“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在先秦时期已成为西南贸易的必经之地。四川盆地河流众多,多可通航,岷江和嘉陵江至长江的航路,横贯成都平原和川东地区,是巴蜀通往长江中下游的交通大动脉。秦巴山脉及横断山脉中的各条河谷,成为巴蜀先民走南闯北的交通要道,北与中原长久往来,南与西南各族保持着密切联系。
巴蜀归秦
战国晚期,巴蜀两国相攻,俱告急于秦。秦国内部在经过激烈争辩后,秦王决定经金牛道南下吞并巴蜀,并命张仪、司马错等人率兵,大破蜀军于葭萌关(今四川剑阁东北),杀蜀王,灭蜀。同年,秦军又灭巴国,虏巴王。巴蜀归秦后,秦得其美丽江山、丰饶物产,有其粮食、布帛、金银,极大增强了秦国实力,具备了统一天下基础,巴蜀文化也最终融入到统一的中华文明之中。
融通四方
刻有“成都”二字的战国铜矛
古蜀国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城市体系,并以此为依托与周边各地进行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交流。商至西周时期,古蜀人以三星堆、金沙遗址为中心都城,并在其周边建立起多个规模不一的中小型聚落。战国至秦,四川盆地相继出现了一批新兴城市,其城市体系初见端倪。
李冰治水
生活在成都平原的古蜀人,长期与洪水搏斗,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治水经验。秦灭蜀后,蜀守李冰总结蜀人历代治水经验,成功修筑起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洪水频发的成都平原逐渐变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泽被千秋万代。秦国也因据巴蜀粮仓而有了统一天下的物质条件,日益富强,最终建立起统一的国家。
铜钫(fāng)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虽然巴蜀古国所处地域相对封闭,但它以开放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汇集了中华大地早期文明的精粹,成为先秦时期长江上游地区的文明中心。这一古老的文明因其独特鲜明的文化特质而惊艳于世。
在长达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巴蜀文化先后与中原、荆楚、周秦等文化之间既有和平交往,又有战争对抗,对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统一国家的诞生等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与东南亚等地区的文化交流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巴蜀文化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经济、文化、技术、军事等各个方面持续奉献着自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