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纪念
如今,在成都市人民公园东门,能看见一座高约八米的纪念碑,上有军人造型的塑像,下有文字展示其名称——“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图片来源: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 盘弧汉子 - 图虫 (tuchong.com)
这座纪念碑坐西南朝东北,由基座、碑体、塑像三部分组成;纪念碑塑像造型是一位国民革命军人,身背大刀、斗笠、背包,身着短裤,扎绑腿,穿草鞋,手握步枪,跨步向前,即刻准备冲锋,其原型是川军班长张朗轩。
这座纪念碑的背后,是一段不能忘却的悲壮历史: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川军七个集团军共40余万人即赴前线杀敌。抗战期间,四川籍将士350余万人加入国民革命军等部队出川抗日,伤亡达64万之众(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伤亡人数居当时之冠。如此伤亡,触目惊心,闻者流泪。
川军准备出川抗日
川军出川抗日
1940年,为纪念川军将士血染疆场,各界呼吁和发起了募捐运动,修建一座“无名英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由著名雕塑家刘开渠设计,取名为“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选中张朗轩为最早的“无名英雄纪念碑”雕塑的原型模特,并于1944年7月7日立于成都市老东门城门内。
50年代后期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图片来源:成都老东门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baidu.com)
由于历史的原因,这座历史纪念碑在1966年被销毁。
到了80年代后期,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成都市民要求恢复“无名英雄纪念碑”的呼声渐高。1985年,成都决定恢复建设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年事已高的刘开渠将当年雕塑的图纸捐出。
终于,1989年8月15日,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又重新在万年场落成。
90年代位于万年场的纪念碑
图片来源:成都老东门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baidu.com)
2004年起,“无名英雄”塑像成了成都公认的“城市精神”的象征。2006年,因城市道路改扩建,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已位于十字路口中间,不利于人们凭吊,准备将其搬迁安放在当年川军出川誓师大会所在地人民公园(即当年的少城公园)。2007年8月15日,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迁址到成都市人民公园东门广场。
张朗轩
纪念碑的矗立历经坎坷,身为雕塑原型模特的张朗轩更是有一段感人至深的经历。
张朗轩生前照片
张朗轩是成都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24岁的他为响应出川杀敌的号召,毅然加入45军开赴山东台儿庄杀敌。
张朗轩被编入45军125师373旅745团3营,全军于1937年9月在成都少城公园举行出川抗敌誓师大会。随后,他们跟着22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赶赴滕县与日军矶谷廉介师团血战。因在军中杀敌勇敢,张朗轩很快就成为了传令班的班长。125师(师长陈士俊)与日军在滕县血战,为台儿庄大战的胜利提供了保证,仅仅装备了四川土造枪炮的125师,几乎是用大刀一刀刀将日军占领的阵地夺回来的。
藤县保卫战时的断壁残垣
滕县保卫战打出了血性,也打出了气魄。在此战中,兄弟师122师师长王铭章率部与日军死战,3000四川男儿全部战死滕县,阻止了日军矶谷廉介师团向台儿庄地区增援,为赢得台儿庄大捷付出了惨痛代价。在那场战斗中,张朗轩所在的第3营有300多人牺牲。一个400人的营,仅有100来人存活,可见战斗之惨烈。
随后,张朗轩跟随45军转战多地,参加过多次大战役。1943年春天,时任成都市长的余中英请来雕塑家刘开渠,请他为出川抗日的英雄们塑像以流传后世。张朗轩身材高大,又有与日军面对面搏杀过的经历。于是他被选中作为雕塑的模特,经过大雕塑家的巧手,张朗轩的模型雕塑塑造成功了。
雕塑家刘开渠
残酷的战争经历一直深藏于张朗轩心里,即便是对家人也闭口不提,也没有说他就是雕像的原型。直到1999年张朗轩一家在路过万年场时,张朗轩望着雕塑,喃喃地道出了“自己是雕塑原型”的事实,也提及了当年战争的片段。儿女们这才意识到父亲是一位真正的抗战英雄。
2005年,张朗轩的儿子向朋友讲了父亲的故事,这才让这位“抗战老兵”的身份大白于天下,也让他“雕像原型”的身份为世人所知。
2008年12月24日,95岁的张朗轩在成都家中安详离世。他有两件遗愿,一件是将他的手印放到抗战军人手印碑林,与昔日战友的手印放在一起——这件已被家人实现;另一件是领取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奖章,可惜最终也没有实现。这位沉寂半生,坎坷半生的抗战老兵,还是带着些许遗憾离去了。
建川博物馆老兵手印广场
青山处处埋忠骨。如张老一般幸运的战士并不多,26万平均年龄才27岁的“川娃子”,永远留在了他乡的黄土之中。无名可查,无坟可寻,仅以血泪凝成五字——“无川不成军”。
如今,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依旧矗立,承载着历史,承载着英魂,寄托了人们的哀思,成为不能忘却的纪念。无名英雄雕塑顶天立地,俨然冲锋之姿,向东、偏北——向着曾经出川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