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前,在今天成都市青羊区体育场路北侧,曾有一条大坝巷。这条已隐匿在历史中的街巷,常常因为一位革命志士被人提起——他就是四川马克思主义运动先驱王右木。
王右木
王右木,原名王丕昌,又名王燧,四川江油武都镇人。1914年被成都通省师范学堂选拔为官费生到日本留学,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组织的爱国运动,先后结识了李大钊、李汉俊、李达、施存统(施复亮)等。五四运动期间他回国返家,因其大哥是四川省议员,决定安排王右木接替他参加很有希望的省议员竞选,然而王右木对这个却不感兴趣。他告别亲人,带着全家到成都,搬家到位于成都的大坝巷5号,受聘于成都高等师范学堂(四川大学前身),利用教学的机会,物色和联络青年积极分子,向他们灌输革命思想。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之后,王右木前往考察,受到很大的启发。
王右木及其家人合影
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及“五四”运动的爆发,带来了中国空前的思想大解放,激起了中国人民探求改造社会、追求真理的愿望。以陈独秀为首的“新青年社”,与以张东荪为代表的“改造社”之间,为中国应不应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掀起大辩论,引起王右木的注意。通过了解两社之间辩论的内容,再加上查阅了相关马克思主义的资料,王右木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免却压迫,可减轻人民的痛苦,也能够让人民的精神物质生活逐渐稳定。“今后的新生命”,王右木如此形容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油画
在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能够挽救中国后,王右木更加积极地向进步学生、知识分子、工人以及学校教师等,传播相关理论知识,进行革命活动。
1920年冬,王右木在高师皇城明远楼建立起四川第一个学习、研究、宣传、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组织,取名马克思读书会。这是五四运动以后,四川地区最早诞生的以学习、宣传、实践马克思主义为主要任务的革命群众组织。读书会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团结大批的进步青年参加到革命运动中,为成都党团组织的建立在思想上和组织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到成都正式建团后,读书会仍继续作为团的外围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22年10月11日,王右木写信给团中央负责人,汇报成、渝、川北团的筹建情况,信中最后所附成都马克思读书会会员录。
摘自《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
振聋发聩的“人声”
尽管如此,王右木仍然认为单靠读书会的宣传力度与范围还是过于狭窄,传播得不够广泛。他认为,必须有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才能扭转这一局面。于是他在创办读书会同时,同时探索办报宣传马克思主义。1922年2月7日,王右木自筹经费创办《人声》报。
《人声》报
图片来源:红色记忆 | 王右木②:他和他的《人声》报_四川 (sohu.com)
“1922年2月7日”,成都市档案馆珍藏的这份报纸顶部清楚地标注了它的创办日期。创办人、社长兼主笔为王右木,编辑发行处设在成都大坝巷5号,由“成都探源公司”代为印刷。之所以将该刊命名为《人声》,据王右木解释,这个刊物“应鼓动人民起来大声疾呼,提出人民的意愿和要求,也就是说使这个刊物能代表人民的呼声。”
《人声》报近影
图片来源:红色记忆 | 王右木②:他和他的《人声》报_四川 (sohu.com)
《人声》是四川第一份全新的、公开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社会主义运动的革命刊物。创刊号上,他亲自撰写并刊登出旗帜鲜明的宣言,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革命运动的行动指南和最终奋斗目标。这在当时的成都乃至四川是独一无二的。
王右木创办的《人声》报,在四川起到了革命播种机的作用,为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它代表着人民的声音,像春雷震惊西南大地,促成巴蜀同胞觉醒,并将大批进步青年团结起来开展革命斗争,为四川地区团组织和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王右木雕像
1923年5月王右木致信党中央,表达在成都建党的愿望。党中央决定直接吸收他为党员,委派他在四川建党。1923年10月,王右木选拔了一批团员优秀分子先后转为共产党员,组成了中国共产党在四川的最早组织——中共成都独立小组。同年冬天,中共中央正式任命王右木任成都党组织书记。
王右木通过组织成立马克思读书会和创办《人声》报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唤起了人民的觉醒,同时,团结了大批青年在自己的周围,在成都培养了一批四川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实践者。他的奋力播火,致使反动军阀对他恨之入骨。为了摆脱军阀的纠缠,他决定提前出发去上海、广州寻找党组织联系工作。后因资金紧缺便徒步回川,在贵州失去音讯。有消息说他在贵州宣传土地革命时,被当地反动武装杀害,逝世时年仅37岁。1952年9月18日,毛泽东主席亲笔为王右木烈士家属签发了“光荣纪念证”证书。
王右木纪念馆
王右木在这个黑暗的时代发出了振聋发聩的“人声”,惊醒了整个四川,为四川革命运动指明了一条光明的前进之路。他的生命短暂,却绚烂永恒,与其他革命先烈一样,化作那点点燎原的星火,燃烧出一片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