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魅力青羊 > 青羊景观 >详情
滋养成都千年!这条河为何消失?


作为一个“因水而生,因水而盛”的城市,历史上的成都水系发达:城外有府河和南河环抱,城中有环绕“老皇城”的护城河御河,还有穿城而过的金河……

但如今,府南河(锦江)犹在,御河和金河却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曾经穿城而过的金河到底是何种景象?为什么又消失了?


PART.01

始于唐朝,本为人工开挖的河道


金河,从成都西边入城,由西向东南穿城而过,大致经过今天的西较场、人民公园、西御街,锦江区的染房街、青石桥、耿家巷、红石柱街等地,于合江亭与府河交汇,流入锦江,因其形状如衣襟,所以又叫“襟河”,后又叫“金河”“金水河”等。


image001.jpg

▲老成都主要水系图

图片来源:青羊区地志办


金河是一条人工开挖的河道,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为了给城内的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同时也为了向城外排出雨水与生活污水,公元853年,由剑南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府尹白敏中主持,在疏通城中小河的基础上修成了金河。

1984年,成都在修建西干道时曾在东御街西南口和祠堂街发现过旧河床遗址,河中密布木桩,据专家推测,有可能就是唐朝的金河河道。

五代末至两宋,由于暴雨洪水的多发,金河河渠湮塞水灾不断,地方官吏虽多次治理,但成效甚微。到宋末元初,成都长期处于战事中,金河淤积已十分严重。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四川巡抚谭纶和成都知府刘侃等人为使这条河能通舟,组织人力物力进行了疏浚,使河道深约3米、宽约10米。

大修金河之后,刘侃在《重开金水河记》中写道:

“金河之漪,洋然流贯阓(街市),蜀人奔走聚观,诧其神异,由是釜者汲,垢者沐,道渴者饮,纩者洴澼(指漂洗丝绵),园者灌。濯锦之官、浣花之姝,杂沓而至,欢声万喙,莫不鼓舞。”

 


PART.02

船只往来的“天府水乡”

按照清同治《成都县志》记载,金河长约1526丈,即约5087米。这条长达五千米的河,是一条十分美丽又造福万家的母亲河,明清时期,不少生活必需品,都是从金河运输进城。

经过谭纶和刘侃等人疏浚,明清时,金河河道中可通行小船。从府河入金河的小船溯金河而上,将货物运入城内。那时,在今天的人民公园范围内,有满城的柴粮仓库,而柴粮仓库的物资基本都靠金河中的小船运送。

据袁廷栋《成都街巷志》记载,当时的金河河道有一套自己的“行驶规则”:

一是全河道都是“单行道”,在河中行驶时船只不准掉头,只能直来直去地上下行驶。所以金河里的小船船头与船尾一模一样,被叫做“两头望”。


image003.jpg

▲今仿制“两头望”小船

图片来源:成都水务

 

另外一条规则则是“限行”。为了河道上的卫生,运送食物的船规定在上午和中午入城,运送尿水和垃圾的船只能在下午五点左右入城。

金河两岸垂柳依依,流水潺潺,不少鸭子畅游其中。沿岸的梯坎儿上,每天一大早就有人在浣洗衣物,有时整天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曾经的金河沿岸是一幅“天府水乡”的美景图。


image005.jpg

▲1935年的金河边

图片来源:成都水务

 

据老人们回忆,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少城公园(人民公园旧称)的金河中都还有游船出租,游客可以将船一直划到通惠门下。

 


PART.03

金河的消失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出于对国际形势的考量,从1969年8月始,全国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挖防空洞和防空壕的活动。1971年,金河战备人防工程开始动工。

据史料记载,金河工程施工采用专业队伍和义务劳动相结合的方式,除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社会人员参加外,还有在校学生及驻蓉部队参加,平均每天有义务劳动者8000多人。经过规模浩大的改建工程,金河结束了作为河道存在的历史,从地图上消失。

金河河道虽已消失,但至今仍有一段故道。从人民公园大门进入,在右边的拱桥下有一段小河,叫金水溪,它便是金河的唯一遗迹。20世纪70年代修建防空洞时,这条长约300米的小河得以保留。虽然已经不再有潺潺流水,但总是还能见到一点历史的遗迹。


image007.jpg

▲图片来源:成都水务

 

2022年,为留住金河历史记忆,保护和传承金河历史文脉,成都市水务局河道监管事务中心打造了金河河情教育基地。

该教育基地充分结合历史遗存,以桥梁为枢纽搭建起一条完整的河流文化脉络。在原金河流经的长富新城附近金河入水口、柿子巷、努力餐、人民公园等十二个点位采用场景营造和实地感受等方式,活态呈现金河水系原貌。


image009.jpg

image011.jpg

▲图片来源:成都水务

 

直到今日,金河路、金河宾馆等等地名还提醒着我们金河曾经存在……


电子书

确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