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魅力青羊 > 青羊风物 >详情
相约成都非遗节 看“人文青羊”精彩纷呈

作为今年继成都大运会成功举办之后的又一场国际盛会,金秋十月的青羊,可以说举世瞩目。10月12日,一场以“共享履约实践 深化文明互鉴”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在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的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开幕。

 

1.jpg


非遗简讯

绚丽多彩的天府大巡游,交流互鉴的非遗成都论坛,琳琅满目的国际手工艺展……为期5天的非遗盛宴,可以说精彩纷呈。先后有来自国内和47个国家及地区的900余个非遗项目、6000余名代表和非遗传承人相聚成都,参与了35项重要节会活动,以及579项子活动。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盛会又恰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发布20周年,国内外嘉宾云集,可以说上演了一场有颜值、有深度、有影响的国际性文化盛会。

数据显示:先后有38万余人次来到位于青羊的非遗节主会场,其中有4万多名观众沿途观看了天府大巡游的演出。另外,位于文殊坊、杜甫草堂和青羊宫的非遗分会场,还留下了数以万计的观演记录。在带动消费方面,此次非遗节更是刷新了产品销售额1273万元、意向授权金额8200万元的历史纪录。

同时,作为非遗节学术活动品牌的“非遗成都论坛”,本届论坛以“《公约》20周年非遗保护实践回顾与探索”为主题,在持续巩固和扩大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达成共识方面,也系统展示了中国在履约实践方面取得的模式与经验成果。论坛上,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218名非遗专家学者围绕国际社会在履约实践,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等问题展开了学术探讨,并分享了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优秀案例,并就深化非遗保护交流互鉴展开了深入讨论。同期。论坛还举办了亚太地区非遗保护能力建设师资培训班。

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国际化展示平台,非遗节事实上更像是对话与交流平台。自2004年获准加入《公约》以来,中国非遗保护在遵循《公约》精神与旨向等方面,创造了诸多备受缔约国称赞的中国模式与经验而受到国际社会瞩目。特别是连续举办八届非遗节所形成的《成都宣言》《成都倡议》《成都展望》系列学术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更是产生了较强的国际影响力。


精彩青羊展区

位于五洲情会展中心的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体验展区,红色外观的“川西民居”盒子就是青羊区“手艺·守艺青羊非遗”为主题的展区。以蜀绣、瓷胎竹编、川西茶习、成都漆器、银花丝等为代表青羊非遗项目,则被完美的装进了这个“盒子”。

在展厅入口处,鹤鸣茶社为背景非遗展陈区就显得格外“成都味儿”。走进展区,四川评书代表性传承人吴穹与龙门长嘴壶花式茶艺代表性传承人曾小龙的弟子何伟的现场表演,吸引了无数的观众驻足观看。眼见,那把花式茶艺演出的长嘴壶,跟着有节拍的金钱板,从铜壶里流出一条细长的开水柱,顺势倾入盖碗茶杯中,形成无数个数不清的小漩涡儿,挤压的青绿茶叶不断旋转、翻腾、绽放……在漆器、银花丝、蜀香和瓷胎竹编等作品前,还有几位相关的非遗传承人向前来参观的人们介绍着青羊与非遗的故事。


2.jpg

 

青羊展区隔壁,本届非遗节首次传统医药大会也是人潮涌动。入选青羊区非遗代表性名录的唐氏芒针和中医正骨疗法等传统医药传承人,正在开展传统医药非遗健康咨询、传统医药健康生活等多项义诊活动。便民的举措,也让这里成为本届非遗最抢眼的展区之一。

资料显示,青羊区拥有非遗名录84项,其中的蜀锦、蜀绣、银花丝、漆器和竹编项目,更是有着“非遗五朵金花”的美誉。从2006年起步算起,青羊区的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道路走过了整整17个年头。17年来,青羊非遗从普查入手,以“手艺·守艺”来为定位,同时结合公共文化服务开展非遗生态保护,深挖文创价值助推非遗文态发展,在深入传承巴蜀历史文脉的同时,也让“人文青羊”的深厚底蕴得以焕发新的活力。

 

3.jpg


助力得荣

在青羊展区的另一板块,“魅力太阳谷,非遗在得荣”的字样展板格外醒目,为过往游客展示着得荣县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同时,展厅内陈列的藏族民间黑陶烧制、车模、牛羊毛编织、莫丁石锅、竹编等非遗作品,技艺的精湛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一睹芳容。

在青羊对口帮扶的得荣展区,通过非遗传承人的现场讲解,游客得以近距离感受到了得荣太阳谷传统手工艺制作的魅力,以及得荣匠人智慧与生活的满满热爱。其中,藏族车模技艺尤其让人心生好奇。作为生产并流传于藏族民间的一种特殊工艺,这项技艺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而尤以来自得荣县的车模技艺最具代表性。除此之外,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得荣民间土陶烧制也独具匠心,这里头就有来自太阳谷徐龙乡莫丁村的格绒扎西泥塑最为人称道。

为全面推进对口支援工作,非遗节期间,青羊区联手得荣县开展了以“手艺·守艺青得非遗”为主题的非遗传统手工艺项目展示活动,结合第八届非遗节活动特点,透过多渠道宣传推广得荣非遗传承成果和特色农副产品,

同时,青羊区对口支援办还联合得荣县指定经销商在非遗博览园开展了以“青羊援建消费帮扶”为主题的特色农副产品展销活动,现场推销葡萄酒、树椒、蜂蜜、藜麦等得荣当地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展示台,吸引了无数的市民驻足观看,在品鉴和购买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得荣农特产品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助力着青羊对口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约分会场

第八届非遗节开幕以来,还有数场活动在青羊分会场举行。比如,天府大巡游的部分活动就设在文殊坊主题街区。在妙剧场门口,来自国内外的10余支演出队伍,有200余人相聚于此,再现了千鼓齐鸣万人同乐的盛况,吸引着数以千计游客的到现场观演。

其中,有反映欢乐劳动场景的扁担舞,被“北派”师傅演绎的形神兼备的太狮少狮舞,“扭、浪、逗、相”相融合的唢呐锣鼓乐……场面可谓精彩纷呈,雅俗共赏。除此之外,还有白纸坊太狮、京西太平鼓、海城高跷、攻鼓子、烟盒舞、羊皮鼓舞、青海伊舞、肉连响等精彩节目,不知赢得了多少在场观众的雷鸣般掌声与欢呼声。


4.jpg


很值一提的是,今年率先火遍全网的非遗传承人,年仅3岁的羌族羊皮鼓舞表演者小耶格也来到了文殊坊分会场。凭借父辈口传心授和从小的耳濡目染,将“踮跳步”“蹉跳步”“商羊腿跳转步”等典型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还原了羊皮鼓舞的独特魅力。


5.jpg


与文殊坊的热闹场面不同,在本届非遗节的另一个青羊分会场,则上演着一场唯美典雅的视听盛宴。作为本届非遗节展演项目的重头戏之一,成都国际古琴艺术节暨古琴公益演出先后来到了杜甫草堂、青羊宫等地演出。

作为中国最早的弹拨类乐器,古琴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之一,早在2003年11月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此次展演活动期间,来自青羊琴馆和青羊宫道观的古琴非遗传承人,以及道乐演奏家先后演奏了《平沙落雁》《忆故人》《欸乃》等12首古琴经典曲目,赢得了在场群众无数的掌声。


6.jpg


除此之外,在杜甫草堂活动现场,还有来自全国八大古琴门派的传承人同台竞技,以全新的视角,为往来游客献了一场中国古琴文化的视听盛宴。

 

薪火相传

一直以来,非遗项目的薪火相传的重要性,可以说不言而喻。在此次非遗青羊展区,除了“五朵金花”之外,最抢眼的镜头莫过于我们的小小非遗讲解员,以及他们鲜活可爱的非遗作品。这群可爱的讲解员,大部分来自成都市胜西小学。在现场接触才晓得,为了开阔孩子们的眼界,让他们从小就能感受到来自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胜西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已经参与准备了很多年。

在胜西小学文兴分校,这里建立有四川省首座中小学校园剪纸博物馆。非遗剪纸,在他们这里落地生根已经有11个年头。每一个孩子,从进校门的第一天起就接触剪纸、了解剪纸、学习剪纸、传承剪纸……

此外,每学期的“非遗进校园”相关活动,几乎成了红领巾们学习剪纸新知识、新技能,了解这项中国优秀的传统技艺重要课堂。活动之外,学校还时常组织剪纸相关的比赛、主题创作、线上说剪纸等丰富多彩的体验课,可以说胜西小学的各项举措,切切实实给非遗传承注入了一股鲜活的力量。

成都市胜西小学文兴分校的非遗传承,仅仅是青羊非遗传承的一个切面。资料显示,在青羊的不少学校,非遗课程早在多年前就开始普及,比如泡桐树小学西区的非遗灯彩、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西区)的川剧脸谱课程、浣花小学的蜀绣……今天,在青羊非遗展区,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些早年埋下的非遗传承种子,已经在这里生根发芽。

除了非遗进校园之外,近年来,青羊区在不断加大对非遗的保护力度的同时,在开展非遗宣传体验方面也不遗余力,通过开展“非遗在社区”“曲艺家进社区”“二十四节气民俗体验活动”“青少年古琴文脉雅集”“青羊非遗少年行”,以及“畅游成都·体验非遗”等系列活动,在非遗贴近居民生活的同时,也让非遗切实鲜活了起来。


非遗主题街区

此次非遗节期间,在妙剧场分会场,通过“天府大巡游”活动沉浸式展示,将文殊坊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整体水平及鲜明特色,以及推动、助力传统文化融入生活方面取得的创新性发展成果展示的淋漓尽致。

去年11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发布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公示。成都文殊坊入选“非遗旅游街区”,作为成都市唯一入选项目,彰显了文殊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发展工作中取得的杰出成效!

近年来,文殊坊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的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先后获评“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四川省非遗街区示范基地”“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基地”“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街区”等多项行业殊荣,为讲好非遗故事,推动非遗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支撑。

文殊坊作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之一,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中的“九坊”之一,讲好成都故事,推广天府文化的一道重要窗口,文殊坊目前拥有包括竹编、蜀绣、漆器和银花丝在内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9项,老字号品牌5家,以及数家以汉服为主题的特色商户,带动起国风、饰品、蜀绣、蜀锦、茶艺、竹编等一系列配套企业机构集聚于此。同时,依托工匠精神为传统文化赋能,通过创新市场供给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渐渐形成了今天独具成都韵味与特色的非遗主题街区。

在优化街区体验方面,文殊坊更是不断优化主题街区布局,将非遗特色店铺、书院茶馆、特色酒店、国风汉服、沉浸式剧场和夜间消费等国潮经济,通过不断强化“传统文化融合现代生活”的运营理念,打造出烟火气、人情味和幸福感共存的妙趣古街,让“看非遗”“观剧演”“赏文化”“玩手工”和“品美食”融合交汇,成为进一步激发文旅融合活力,切切实实让主题街区成为弘扬成都文化,繁荣旅游经济,引导消费转型,助推文商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体验、新场景。

电子书

确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