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至10月28日,2024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成都举行。在此期间,将围绕“公园城市 美好人居”为主题举办一届具有“时代特征、国际水平、中国元素、成都特色的”世界花卉园艺盛会,届时将有2000余场丰富多彩的园事、花事、赛事及文艺活动。
梳理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亭、台、楼、阁作为一种常见形式,不仅是园林建筑的一部分,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坐标青羊,川派园林聚集之地,历史在这里留下了众多蜚声海内的名胜与遗存。
世园会开幕在即,让我们透过这一座座充满诗意的亭、台、楼、阁建筑,一起感受青羊穿越历史时空的园林浪漫。
青羊宫---八卦亭
青羊宫八卦亭
几根柱子便撑起整个建筑,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亭。作为中国古建筑中极具艺术魅力、丰富多彩的一种园林建筑,它因亭亭玉立,堪称传统园林建筑中的“美人”。提到青羊园林中的亭,青羊宫中的八卦亭无疑是最为精美、堪称标志性的亭类建筑。
现在看到的八卦亭,重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289平方米,宽约17米,高约20米。其中,亭基三层,顶层为圆形,表示天圆。中间层为八方形,寓意(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方位的宇宙空间。底层为四方形,表示地方。
八卦亭基面雕塑
中间八方台基立面,按八卦图形的方位,雕刻有天、地、山、泽、雷、风、水、火等代表着宇宙万象的各色图案。亭柱,由十六根高约4.8米,直径约0.5米石柱凿立成双排金柱与檐柱。柱下安放有代表天圆地方八卦形柱础石,底层安圆形赭色石门槛。梁、枋、照面、枋木、挂枋、瓦椽、挑枋、垂花、角梁、风檐板、挂落、花格窗、门等建筑构建,则为木质材料组成。整座亭木石结构,相互投榫衔接,不加一栓一楔,可谓川派古典亭类建筑中的集大成者。
在外立面装饰上,八卦亭除南正门为太极图浮雕外,整座建筑在立面造型、色彩、内外雕刻、彩画图案等方面,也高度反映出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其中,丰富的外檐层,深檐口在外檐柱上安装挑枋,在挑枋上安典型的四川建筑特色木垂花,在垂花之间安木挂落,上下层屋面翘角使用高高翘起的大刀头,同时在檐口建筑构件上还安装有代表八卦符号的雕刻彩花12套。在彩绘方面,整座八卦亭有太极图9幅、日月图案8幅、十二生肖浮雕图1幅、阴阳五行八卦学说图像159幅。
从立面方面看,整个亭身以黑色为主调,同时缀以红色辅料。如,从双重檐来看,上层为黄色琉璃瓦所覆盖。下层,则是八面为绿色琉璃瓦屋面。因绿色象征水,道教又推崇“上善若水”至上追求。加之,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思想,水在屋面能灭火,能保护建筑免遭火灾,绿色琉璃脊上烧制的波浪纹浮雕,给整个象征水的屋面,增加了波浪滔滔的动感。
八卦亭琉璃宝鼎
上层屋面中央,安放琉璃葫芦宝鼎。宝鼎,放在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瓣基座上。整座宝鼎,高约3.6米,在阳光照耀下蔚为壮观。
八卦亭檐口龙头
在八卦亭的每根垂花上,向着八个不同方位还雕有一个龙头。底层檐口,是张口抢宝珠的龙头。木翘脚,安的是琉璃烧制的青龙。二层外檐口外,每根檐柱挑枋雕刻是木龙头,每个挑枋上挂有木垂花并雕一龙头,每角的木角梁端头,也雕刻有张口抢珠的龙头。
八卦亭重檐角
顶层屋面琉璃脊头处,每根安装一条昂首欲飞的琉璃烧制青龙。每条龙身盘旋于亭脊之上,头部高高抬起,向着屋顶的葫芦宝顶。龙身之上,还雕刻有朵朵紫色祥云的图案。龙口之内,仔细观察,还可以看到有外圆内方的铜钱。
八卦亭龙珠楹联
除此之外,在八卦亭外檐东、西、南三方有龙柱上还镌刻有红底金字的三副楹联。南面正方是“西山函关佛子拜,东来鲁国圣人参”。取自道家鼻祖老子(李耳)当年曾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受到佛门弟子的礼拜,而儒家圣人孔子也曾从东方的鲁国西来参拜老子,并向他学礼的历史典故。西南一副楹联则是“无极而太极,不神以为神”,来自道家宇宙从无到有,从无极到元气混一的太极,然后派生天地万物的宇宙观。
文化公园---八角亭
八角亭
八角亭修建于清代初年,本是成都北门外武曲宫的迎客亭,1972年迁建于此。这种特殊的建筑形式,绝对是川西建筑的一个特例。亭子平面呈八角形,有八根朱红柱子组成八角攒尖顶,再覆以青色琉璃瓦,加上亭字须弥座上刻工细腻考究、生动逼真的花卉、翎毛、走兽以及雕梁画栋的彩绘图案,在一片葱翠的公园内格外引人注目。
根据《成都园林志》记载:亭东有七级石梯,南北系八卦及十二生肖图案,内外有8根木柱,亭座四周镶有十六块青石栏板,刻有花卉、翎毛、走兽,刻工细腻考究,生动逼真。亭上绘有彩色图案,极为华丽。亭顶覆盖着青色简瓦,八角亭的建筑、绘画、雕刻都很有特色。
八角亭与文保碑
亭外,建筑外观古朴典雅。走近细看,亭角翼然。亭顶,覆盖着青色筒瓦。内外八根朱红亭柱,撑起了一小片八边形的青灰色之天。亭脊之上,站着原来是古建筑的“精灵”鸱尾。绕亭一周,内侧石槛上,花草树木的纹理图案让人应接不暇。细细看来,还有几个鹤首图形混入其中,增添了些许变化。这些石槛虽经数百年风雨剥蚀,却依旧保存完好。
八角亭石栏雕塑
八角亭的另外一个可观之处,便是其亭内藻井精美绝伦的雕梁画栋了。八角亭为单檐攒尖顶双围柱结构,共有八根金珠和八根檐柱。檐枋上层望板上,共有四层抹角梁支撑结构。俯视地上,石砌的须弥座台基的地砖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地砖是一圈套一圈的八边形的,形成了类似小说中的八卦阵。
八角亭藻井
中间藻井,又是一片未曾见过的新天地。最中心的明珠——亭顶,放射出八道抹角梁,将藻井一分为八,正好与地面一圈一圈的八边形砖块上下呼应。抹角梁宛若八道光芒,照耀了四个内接的八边形承椽枋。
枋下凭栏望,树木环合。亭台之内,柱石环绕。藻绘璀璨,人处此地,怎能不生怀古之忧思。春花烂漫,亭立此地,怎能不生浪漫之意境。此,亭之魅力,青羊之大美也!
杜甫草堂---少陵碑亭
少陵碑亭远眺
在工部祠东侧,伫立着一座茅草覆顶的碑亭,内树一通石碑,上镌刻“少陵草堂”四字,其笔姿浑厚,苍劲有力,为清雍正帝之弟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所题。
说起允礼,大部分观众的印象可能来自《甄缳传》里的果郡王。从小喜爱诗文书画的允礼曾拜谒草堂,挥毫写下“少陵草堂”表达对诗圣的敬仰之情。一位是唐代诗人,一位是清朝王爷,隔着千年时光于草堂再会。
少陵碑亭掩映在苍林绿丛之中,于秀雅宜人的景色处点缀出一派古韵森然。坐在亭间,春风徐徐,竹叶簌簌清响声如同耳语,诉说草堂悠久的历史。
春来秋往物华逝,乾坤万里一碑亭。如今,少陵碑亭已成为草堂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观众们来到草堂,总要前来看看,从中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相惜之情。
琴台路---古琴台
琴台路南古琴台石碑
台是一种高起的平台,通常与亭相连。台一般是方形或者长方形的,用石砖或者木材筑成。台的高度和规模因建筑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成都城区中心偏西,有一处古今传为佳话的“古琴台”遗址。琴台路南端右侧有个小花园,设置有“诗碑墙”、著名诗人流沙河题写“古琴台”遗址和一张五米长的石琴雕塑,共同构成这条汉代老街一幅音诗和谐的美雅图卷。
石琴雕塑
在这条书写着“琴台故径”的牌坊仿古式大街,除了有古香古色的建筑,还有一处象征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爱情的雕塑——“凤求凰”。每个到成都的人,如果经过这条路,总会被它的卓尔不群所吸引。“凤求凰”主题雕塑,是这条街上的标志性雕塑。置于长方型红色花岗石基座上的雕塑整体呈圆形,是现代人理想中的“凤求凰”浪漫场面。
凤求凰雕塑
琴台路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时间并不长。自1988年5月开始修建,到1989年正式更名算起,它的历史也不过才30多年,算是成都非常年轻的城市街道。但是详考成都的沧桑年轮、城市地理、历史掌故,琴台路无疑是从汉代成都流传下来的最富浪漫色彩的一条古老街道。
因为两千多年前,琴台路这一带曾经是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居住过的地方。琴台路里的琴台,得名自司马相如抚琴之地。自此之前,成都广为人知的传说琴台,则是三洞桥北那个高约15米、直径约80米的大土丘。后来证实,那个大土堆其实是前蜀皇帝王建的墓,如今已是永陵博物馆。
虽被证实是个乌龙,但王建墓一带以“抚琴”命名的地方早已超过20个,如抚琴西路为中心,形成的抚琴小区、抚琴街道办事处等等。那司马相如的琴台到底在哪呢?《成都城坊古迹考》一书记载,《蜀中广记》引王褒《益州记》:“司马相如宅在州笮桥(笮桥是古时成都西南门外有名的索桥,横跨锦江之上,是李冰所建七桥之一)北百步许。”
青羊宫降生台
据“汉代少城西南发展图”所标注的笮桥所处位置推断,相如宅当在今琴台路南端之东侧、西较场一带。而琴台,似应在青羊宫中降生台处。现琴台路同西较场仅数步之遥,青羊宫也近在咫尺。这就是说,相如宅和琴台就在今琴台路旁。
百花潭公园---散花楼
散花楼、沧浪桥与锦江
楼阁,是亭台楼阁中的主体建筑,通常是多层的结构。楼内设有楼梯和走廊,以便游人参观。楼的外观通常采用仿木结构,内部则以木质装饰为主,给人一种古朴而又雅致的感觉。
从琴台路的南端走出,在平坦的公路对面,有一座古香古色的楼阁平地而起,屹立在锦江之畔,让人望之既惊艳又诧异。惊艳的是这座楼古典古风的文化基底,诧异的是它突兀地在高楼大厦间孤零零地守候。
靠近一些,能够看到这座楼的招牌上,赫然写着“散花楼”三个字。散花楼,对于成都而言,既是一个城市文化地标,也是一道难舍的城市记忆。它的历史非常悠久,据王象之《舆地纪胜》载:“散花楼,隋开皇建,乃天女散花之处。”由此可见,历史中的散花楼始建于隋代,唐代已后更是成为成都重要景观之一。
散花楼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散花楼之所以闻名天下,李白的诗无疑是重要的“流量密码”。在这首诗中,李白通过对比、夸张的手法把散花楼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李白之后,散花楼早已成了诗人们竞相歌颂的焦点。或许正因如此,散花楼成了唐代天下最有名的楼阁之一,这也让无数人对这座楼以及它的位置产生了无限的向往。
“万里桥西系黄骝,为君一登散花楼。”——陆游
可知散花楼临近万里桥,在隋唐时位于人工湖摩诃池南侧。依考古成果推断,大致在今天的四川科技馆、后子门体育场一带。那为何却出现在琴台路南端的锦江之畔呢?
其实李白并没有记错,散花楼位置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宋末时,四川作为蒙元与南宋的兵锋胶着之地,成都城也在数次的战火中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散花楼也未能幸免。到了明代后,成都人重修了散花楼,位置在成都东门的迎晖门一带。不过明代的散花楼,也未能留存至今。
今天,百花潭公园里的这座散花楼是1993年新建的。上下四层,属于八角翘檐的楼阁式建筑。朱红色的花窗透着些许古朴风范,与楼下浣花而来的锦江紧紧相依,为车水马龙的现代化都市平添了几分古香古色的气韵。
杜甫草堂---万佛楼
东有崇丽阁,西有万佛楼。杜甫草堂万佛楼,是2005年在原址基础上恢复建成的。原楼为木制四层重檐攒尖式宝顶结构,正八边形,楼顶盖琉璃瓦,楼内供泥塑佛像四尊,壁间绘佛像千余尊,是成都市区的著名古建筑。
杜甫草堂万佛楼
目前,重建的万佛楼建筑面积为910平方米,共四层,楼高30.7米,正八边形,重檐四层,并新铸铜钟,悬挂楼顶。2004年,在万佛楼重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发掘出原址柱础,后经多次调整规划设计,决定仍在原址复建新楼,将新楼基础偏移22.5度,对出土柱础实施原址保护。
我们现在透过一楼回廊地面玻璃,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柱础。重建后的万佛楼复原了历史文化名城成都“东有崇丽阁,西有万佛楼”的风貌,作为杜甫草堂又一标志性建筑和文化旅游新景点被世人所熟识。
亭、台、楼、阁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承载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作为我国传统园林与建筑中的一种重要建筑形式,透过八卦亭、八角亭、古琴台、散花楼、万佛楼这些坐标青羊的园林符号,我们也看到了它们禀赋而来的浪漫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