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魅力青羊 > 青羊景观 >详情
成都博物馆——大器无量(谢无量的艺术人生)


器有大焉,高天厚地,唯其能容,容而不盈,故见其大。谢无量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述宏富的学者,才华横溢的诗人,自成一体的书法家。

 

谢无量是书斋里的文人,也是爱国的民主主义者。在风雨飘摇的旧社会里,他心系国家,以如椽之笔针砭时弊。他聪颖勤奋,学而不厌,继承优良传统又放眼看世界,在哲学、文学等研究领域多有开创之功。谢无量平生喜作诗词,将爱国、忧民、恋乡、怀友之情尽付笔端。其书法无拘无束、散淡闲适,充满纯真气质,行走在巧与拙之间,素为海内名家推重。

 

为纪念谢无量先生诞辰140周年,深入挖掘巴蜀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文明,成都博物馆举办本次特展作为四川近代文化名人系列展的首展,以综合呈现这位在学术、诗词、书法等方面都成就斐然、颇具影响的一代大家。

 

人生历程

 

谢无量(1884~1964)是四川乐至人,经历了清朝、民国、共和国三个时代。他青年时在外求学,结交反清志士;壮年时投身民主革命,被孙中山聘入陆海军大元帅府;中年时又积极奔走各地,呼吁抗日救亡。谢无量教书育人,建设乡邦文化。他一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广结良友,站在时代潮头而上下求索。

 

image001.jpg

十一月十六夕致马一浮信(复制品)

谢无量撰文并书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藏

这是谢无量长居上海期间写给马一浮的信。谢无量在15岁时拜父挚汤寿潜(1856~1917)为师。马一浮是汤寿潜之女婿。谢、马二人早年即已相识,志趣相投,结为终生好友。

 

image002.jpg

《四川政治经济改革方案五要点》页

谢无量撰文并书

陈雪湄旧藏

1930年代中期,针对日寇不断紧逼,谢无量草拟了《四川政治经济改革方案五要点》,即改组省政府、西陲经济建设、普及平民教育、严密社会组织和实行民兵制五个方面。他建议:四川之工业及农业建设,在先求西陲各省之自足自给,然后进一步求全国之自足自给,必使之成为一完整之经济系统。俾进可以为全国经济发展之基础,退可以为民族复兴之根据。谢无量还提出:建设大成都市,使成都渐成为政治、经济、交通、军事之中心,以应付将来事变严重之需要。

 

image003.jpg

《威镇江源》匾朱拓

谢无量题额并书

成都博物馆藏

1946年,都江堰二王庙的显英王正殿重建竣工。谢无量受住持之邀于重阳日参加其落成大典,并题写匾额威镇江源四个大字。二王庙位于岷江分水鱼嘴东岸的玉垒山麓,是纪念古代水利名家李冰父子的祀庙。显英王即李冰之子李二郎,是后世神话人物二郎神的原型之一。清光绪三年(1877)改封李二郎为显英普济王

 

image004.jpg

《人民画报》

1956年第9期成都博物馆藏

19561月,谢无量作为特邀代表赴北京参加全国政协第二届第二次会议。期间,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宴请并合影。照片后刊发于《人民画报》,谢无量坐居卫立煌的左侧。

 

博学卓识

 

近代中国的读书人,思危求变,以学救国,开启新知,谢无量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博览群书,勤于笔耕,在上海十年间的著书就多达25种。谢无量治学领域广泛,而且能够融汇中西、贯通古今,在哲学和文学的研究上成就斐然。他曾在多所大学教书育人,编写新式教材,在国民教育上做出重要贡献。

哲学

谢无量是一位具有拓新精神的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学者。他顺应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经学转向和诸子学、佛学复兴的潮流,积极反思和重构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谢无量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分为通史性著作和专题类著作,前者涉及哲学、伦理学、佛学等,后者则以人物、学派为主要对象。

文学

谢无量是一位视野宏阔的文学史家。他是20世纪最早使用现代学术话语来构建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学者之一,成就颇高。谢无量特别关注妇女文学和平民文学,其著作既体现出他进步的文学史观,又是该领域的开创之作。他还重视先秦的创造文学”,是现代诗经学、楚辞学的开拓人之一。

教育

谢无量一生先后在安徽公学、存古学堂、东南大学、中国公学、复性书院、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校任教。在近代中国新学初开、教材奇缺的情况下,他编写的多种新式教材或参考读物曾起到学科启蒙、风气先开的作用。与其文学史观一致,谢无量还是最早倡导妇女教育和平民教育的先驱之一。

 

诗才横溢

 

谢无量平生写诗数干篇,今尚存近千首。他的诗以古体绝句律诗为主,间有乐府与小令,多以时事入诗,有感而发。其挚友马一浮曾言:“始予与啬庵相识,年俱未冠,以言诗相得,及其耆艾,其所涉益广,所感益多。当其羁旅行役、忧患疾病、触事遇缘,未尝不以诗相往复,咸自胸中流出,无一字之苟。

 

image005.png

《俚句奉别》诗稿

谢无量作诗并书

刘孟伉旧藏

该诗又名《成都饯席留别诸友》,是谢无量离川赴京任教中国人民大学前,与蜀中诸友的惜别之作。此件是为赠与好友刘孟伉而书,其内容为:杯酒从容惬素襟,还乡不觉二毛侵。余生尚有观周日,远别难为去鲁心。邛竹一枝扶蹇步,秋光千里送微吟。山川草木怀新意,他日重逢感倍深。刘孟伉早年追随其堂兄、晚清进士刘贞安学习古代诗文与书法篆刻,后投身革命,领导川东游击斗争,时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长。

 

image006.jpg

<山水图>并题诗》轴

[]顾复初画,谢无量作诗并书成都博物馆藏

此画为晚清顾复初所绘山水小景。后谢无量在其上题诗。顾复初(1812~1894),字子远,江苏元和(今苏州市)人。他精通词章并擅长书法,兼工绘画,在光绪年间被推为蜀中第一书家。谢无量的题诗为:双履频嫌畏()往还,平生枉说爱名山。而今乞得倪迂画,坐卧青林碧嶂间。他认为顾复初的此画得倪迂(即元代画家倪瓒)之气韵。

 

image007.jpg

《题李眉生<蘧园息影图>》轴

谢无量作诗并书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谢无量在观赏李鸿裔旧藏的《蘧园息影图》后,为之题写了一首七言绝句。其内容为:“自古苏闾说胜游,柳阑荷渚足风流。白头莫道无归计,占得名园抵益州。李鸿裔(1830~1885),字眉生,四川中江人。他曾为胡林翼、曾国藩幕僚,因有军功,擢升为江苏按察使。后因耳疾辞官,居于苏州蘧园(即今网师园),以读书、治学、作诗为乐。

 

image008.jpg

《题<王王父集>》轴

谢无量作诗并书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该诗是谢无量为王闿运《王壬父集》题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其内容为:奇计纵横世莫传,晚游锦里有新编。莫羞宋玉诠词赋,夜雪分明一味禅。王闿运(1833~1916),字壬秋,又字人父,号湘绮,湖南湘潭人。曾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是清代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翰墨大家

 

谢无量师法二王,游心篆隶和南北朝碑刻,积学酝酿,从而形成自己的书法。他以不假雕饰、直抒本真、稚拙超逸的书法特点而著称。其风格被称之为孩儿体。这种风格要求书法家不仅具有深厚的学识和对传统书法的理解,还需要有对生活的深刻领悟和个人情感的表达,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艺术境界。

 

image009.jpg

《林花·水荐》联

谢无量书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藏

谢无量所书文字采自唐代杜甫《曲江对雨》的颔联林花著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他将胭脂写为燕脂

 

image010.jpg

《临晋王羲之<官奴帖>》四条屏

谢无量书

云南文学艺术馆藏

《官奴帖》又名《玉润帖》,是东晋时期大臣、书法家王羲之写给道士的书信。其文为:官奴小女玉润病来十余日,不令民知。昨来忽发痼,至今转笃。又苦烦雍以溃,尚不足忧。痼病少有差,忧之燋心,良不可言。顷者艰疾,未之有良由。民为家长,不能克己勤修,训化上下,多犯科诫,以至于此。民唯归诚待罪而已,此非复常言常辞。想官奴辞以具,不复多白。上负道德,下愧先生,夫复何言。”“官奴为王羲之之子,一般认为即王献之的小字。玉润为官奴女、王羲之孙女。王羲之在此帖中诉说官奴的小女玉润患有痼病,且日益严重。他非常担忧,并自责多犯科诫,故遭此报,深表忏悔。该四条屏是谢无量书法上追魏晋师法二王的代表作。

 

image011.jpg

《川北盐业改进记》碑朱拓

叶屏侯撰文、谢无量书

成都张瑞坤藏

福建浦城人叶屏侯,曾于1940年和1947年两次来川,主持川北盐务管理局,改进盐业生产,成效颇为显著。他撰成《川北盐业改进记》全文后,邀请谢无量书石立碑。当时的川北盐务管理局设治于今四川省三台县城内,故原碑很可能立石于此,但现已无存。

 

image012.jpg

《慈溪金烈妇墓表》轴

洪完撰文,谢无量书,章炳麟篆额洪完旧藏

该墓表由洪完撰成于19333月。后他邀请谢无量书写,章炳麟(1869~1936)篆额,并于19487月装裱。洪完在墓表中记述了清咸丰年间浙江省慈溪县金门梁氏的节烈事迹,并评价道:余惟烈妇之所遭,可谓极室家之奇变矣。平日未尝问学,而能甘楚毒、残肢体,以一死成其皦皦不污之志。右侧的上部有1960年陆澹安(1894~1980)题诗,中部有1961年沈禹钟(1898~1972)题诗,下部有沈尹默(1883~1971)题诗。左侧的上部有朱大可(1898~1978)题诗,下部有1960年朱其石(1906~1965)跋文。下端的左侧有余空我(1898~1977)题诗。签条由陈运彰(1905~1955)题,并署戊子七月装。洪完(1894~1967),字荆山,浙江慈溪人。曾从事银行业,后任宁波旅沪同乡会图书馆主任、中华书局特约编辑,晚年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image013.jpgimage014.jpg

<江山雪图><七言律诗>>》折扇

钟体乾画,谢无最作诗并书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藏

此扇一面是钟体乾于1938(戊寅)3月所画江山雪霁图,并在边侧题有江水无声寒,严僵立写此。钟体乾(1879~1962,字均猷,四川成都人,曾任四川陆军测量局局长、成都市市长,后授陆军中将衔。194912月参加彭县起义,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副省长等职。此扇另一面是谢无量于1937年除夕在湖北汉口所书自己的旧作律诗。其内容为:地迥天高信一身,华年鼎鼎不由人。自知鼯鼠无长技,每叹鹪鹩是小禽。薄酒莫教增意气,微吟尚觉损精神。寒郊风雨无佳兴,七圣迷时欲返轮。上款人余中英(1899~1983),原名余烈,号兴公,四川郫县人。早年投笔从军,后任成都市市长,其喜好金石书画,长于书法治印,又善丹青。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四川分会副主席。

 

image015.jpg

《唐杜甫<寄题江外草堂>》横幅

谢无量书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藏

此件内容为唐代杜甫的《寄题江外草堂》,是谢无量于19595月应成都杜甫草堂之邀而书写。

 

谢无量常以书法为后世推重,但了解他不平凡的一生,才更知其书法之妙。他青年时在外求学,结交反清志士;壮年时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中年时又积极奔走各地,呼吁抗日救亡。他热爱美术、文物,是新中国成立后四川博物馆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晚年受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谢无量学贯中西,著作等身,是最早用现代学术话语构建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文学史的学者之一。他的诗多为格律体,风格渊雅清丽,也有沉郁顿挫之作,都是其立身行己的人生写照。因其孩儿体风格在书坛独树一帜,谢无量于1999年被《中国书法》杂志评选为中国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之一。

 

清刘熙载《艺概》有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谢无量博通典籍,学富五车,他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内蕴给予书法滋养和促进。他以民族大业为己任,国家兴亡为要务,浩然正气凝聚,遂见字里风骨。在革故鼎新之际,谢无量拾起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开启一代新风。


电子书

确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