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四川省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举行,“总部在青羊,生产在崇州”的中发天信轻型航空发动机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正式破土动工。该项目建成后,将解决国内中小航空发动机及部件高空试验难题,为助推青羊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航空航天新质生产力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青羊区与崇州市携手共建的青崇航空科技产业园也在加速推进。园区内已建成标准化厂房22万平方米,相关建设与招商工作正在积极开展。通过吸引更多的航空配套企业落地,逐步形成完整的航空产业链,为成都打造航空制造“明珠”注入了强劲动力。
青羊航空产业新引擎
中发天信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专注于轻型涡喷涡扇航空发动机研发生产的民营企业,其产品填补了国内多项市场空白。
“企业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中发天信(四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臣介绍,公司团队在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期间被成都市青羊区和崇州市优质的营商环境、强大的产业承载能力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所吸引。
2024年,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龙头企业中发天信正式将其总部从北京迁至成都青羊区,并更名为中发天信(四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计划于2026年底前完成新的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布局,不仅标志着中发天信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进一步拓展,也代表着青羊区在航空产业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成都打造航空制造“明珠”注入强劲动力。
青羊区、崇州市、中发天信三方很快达成合作意向:在青羊区和崇州市两地同时落地总投资35亿元的航空发动机生产测试项目。一个“总部在青羊,生产在崇州”的项目两地共建模式应运而生。“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的共建模式,充分利用了两地的资源和产业优势,形成了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范例。青羊区和崇州市还按照6:4的比例出资成立了青崇航空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精准聚焦航空产业链的强化,协同推动航空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协同进步。
航空产业加速崛起
中发天信的迁入并非偶然。
青羊区作为成都航空产业的重要承载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航空产业基础。辖区内,航空产业企业众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与生态链,尤其是主机厂、主机所等链主企业的存在,更是为相关企业提供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条件。近年来,青羊区在航空发动机、航空整机制造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2024年,青羊区航空产业营业收入预计突破900亿元,显示出了青羊航空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此外,青羊区还通过政策支持和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了航空产业的发展环境;积极推动航空国创中心产业园建设,打造集研发、生产、测试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航空产业加速发展所带来的“虹吸效应”,让区域内迅速汇聚了众多航空领域专业人才,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中发天信轻型航空发动机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效果图
2月13日,四川省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举行,中发天信轻型航空发动机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正式破土动工。该项目建成后,将解决国内中小航空发动机及部件高空试验难题。与此同时,青羊区与崇州市携手共建的青崇航空科技产业园也在加速推进。园区内已建成标准化厂房22万平方米,相关建设与招商工作正在积极开展。通过吸引更多的航空配套企业落地,逐步形成完整的航空产业链,青崇航空科技产业园将成为地区航空产业的重要承载地。
打造国际竞争力的航空产业集群
中发天信的迁入和青崇航空科技产业园的建设,为青羊区航空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青羊区将继续发挥其在航空产业领域的优势,推动产业链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产业集群。
青崇航空科技产业园标准化厂房
一方面,青羊区将通过“总部+基地”的模式,进一步强化与崇州市的协同发展,形成“总部研发在青羊、生产转化在崇州”的产业联动新格局。另一方面,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青崇航空科技产业园将在航空制造业、无人机、机电航电设备、航空新材料等多元化产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孕育出更多的创新与机遇。同时,在智能化、数字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青羊区还将借助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提升航空产业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智能转型与升级。
中发天信总部迁至成都青羊区,不仅是企业战略转型的重要一步,更是青羊区航空产业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通过优化政策支持、强化产业生态建设、提升人才吸引力和推动科技创新,青羊区正在加速成为国内航空产业的新高地。未来,青羊区将继续发挥其在航空产业领域的优势,推动产业链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产业集群,为成都航空产业的腾飞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