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这座充满历史韵味与现代气息交织的城市中,青羊区以其独有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持续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座城市的文化繁荣不仅体现在古老的街巷和现代的建筑上,更深深植根于市民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阅读的热爱中。而在青羊区商业后街50号,有一家名为求知书社的书店,静静散发着独特的人文气息,成为成都文化脉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求知书社
求知书社成立于2006年3月7日,不过其历史可追溯到1996年。在那个“独立书店”概念尚未明确的年代,它便以“人文书店”的定位,在成都书店界中小有名气。走进求知书社,虽门面不大、书籍数量也不算多,但每一本书的上架都颇有讲究,店内以文史哲书籍居多,德国古典哲学代表康德的三大批判丛书、政治学经典《正义论》、《中华图像文化史》、《白俄罗斯简史》、《美国通史》等都能在这里找到,还有不少罕见的旧版本文学书和历史书,仿佛是一座知识的宝库,等待着读者去挖掘。
书社内景
成都,素有“中国的书房”之称。上世纪90年代,国内逐渐兴起一批真正具有现代特征的“独立书店”,求知书社便是其中之一。在那个电商尚未兴起的年代,求知书社以其独特的定位和丰富的书籍,吸引了众多爱书之人。
然而,千禧年后,电商的冲击如同一股寒流,让书店行业遭遇了一轮又一轮的“寒冬”。仅从2005年到2007年,中国的民营书店就减少了1万多家。求知书社的路也走得十分坎坷,在红星路上的分店相继关闭,如今只保留了位于商业街上的这一家。它隐匿于居民区,房屋底商,毗邻超市、房屋和速食店,虽不起眼,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初心。
面对实体书店的困境,许多书店选择与地产合作,进驻商圈,或者靠饮品、活动、文创等来增加收入。但求知书社依旧把重心放在读书上,保留自己人文小众的基调。“选好书,和读者交流,甚至成为朋友。”这是求知书社主理人简单的愿景,却也勾勒出书店一种新的生存之道。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求知书社坚守着以书为主的理念,努力在市场和读者中保留自己的位置。
书社内景
2007年、2008年,网络购书逐步兴起,书店效益大不如前,加上房租倍增的压力,后开的两家分店相继倒闭。现如今只有唯一一家书店位于青羊区商业后街50号。
在成都的文化版图中,求知书社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点,但它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和对知识的坚守,却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无数爱书之人的心灵。它见证了成都书店文化的发展变迁,也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相信在未来,求知书社将继续坚守初心,为成都的文化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成都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