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剪影青羊 > 区情概貌 >详情
建制沿革

一、建区前建制

成都市青羊区前身为成都市西城区。

西城区区域属古蜀国地,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以古蜀国地置成都县。公元前311年,派张仪、张若仿咸阳城修筑成都城(大城)继以大城西墉为其东垣,修筑少城。《华阳国志》载:“成都县本治赤里街,(张)若徙至少城内。”从此少城与大城并立。西城区域为成都县城西半部及近郊,此后2300多年相沿无改。

刘宋时期(公元420~479年),成都县侨置怀宁、始康、永宁、宋兴四郡及永昌县。南齐(公元479~502年),于县侨置安兴、永宁、始康、怀宁四郡及永昌县。梁(公元502~557年),于县侨置怀宁、安兴、永安三郡及永昌县。西魏(公元535~557年),于县侨置怀宇、安兴、永宁等郡,省永昌县。北周(公元557~581年),成都县侨置宁南、怀宁、安兴、永宁等郡,均废。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分成都县东偏置蜀县(公元758年蜀县改为华阳县),形成两县共治一城的格局;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分成都县西置犀浦县。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华阳县并入;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华阳县折出复置。

民国10年(公元1921年),成都、华阳两县城分出,合并设置成都市政公所。民国17年(公元1928年)建置成都市,下设东区、南区、西区、北区和外东区。民国34年(公元1945年),成都、华阳两县近郊部分划入成都市,改设14个区。

1949年12月,成都获得解放,始为川西行政公署驻地。1950年7月,14个区调为8个区,即原第一、二区合并设立第一区,原第三、四区合并设立第二区,原第五、六区合并设立第三区,原第七、八区合并设立第四区,原第九、十、十一区合并设立第五区、第六区,原第十二、十三区合并设立第七区,原第十四区被撤销设立第八区。

1951年8月23日,8个区及新划入两县的部分乡镇,调整为6个区。即原第一、二区合并为第一区,原第三、四区合并为第二区,原第八区及新划入的成都县太平乡之一部、青龙乡之大部和驷马乡之全部合并为第三区,新划入的成都县青龙乡一部、华阳县兴隆乡、保和乡之全部及得胜乡之大部合并为第四区,原第五区之全部及新划入的华阳县得胜乡、永丰乡、桂溪乡之各一部合并为第五区,原第七区之全部、原第六区之一部及新划入的华阳县永丰乡之大部、成都县西城乡之全部、青苏乡、城区乡之各一部合并为第六区。

1952年,撤销川西行政公署,恢复四川省建制,成都市直隶四川省,并为省会至今。

1953年5月20日,成都市6个区又调整为东城区、西城区、望江区3个城区和万年区、龙潭区2个郊区。至此,西城区正式建置。

1953年建区后,境域屡有变更。始置的西城区区域,分属1945年市辖14个区的第五、六、七、八、十二、十三、十四7个区;1950年市辖8个区的第三、四、七、八4个区;1951年市辖6个区的第二区之全部,第三区之天星街、簸箕街、七宝街、豆腐街等4个派出所和第六区之花牌坊、犀角河、西安路、青羊宫、新二村5个派出所的辖区。1958年2月,东城区的浆洗街、汪家拐街、西御西街3个街道办事处及辖区划入,同时新建火车站办事处。1971年黄田坝办事处划入,1975年又划出,1987年10月再划入。1987年3月,建立青羊北路街道办事处和四川工业学院办事处。1988年建立西南交通大学小区街道办事处,其辖地均划入。

1959年底,成都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东城区、西城区、望江区、万年区、龙潭区,调整为新的东城区、西城区、金牛区3个城区及青白江区、龙泉驿区2个郊区和一个区级的黄田坝办事处。

1990年12月,成都市行政区划调整前,西城区共辖新华西路、北巷子、北大街、白家塘街、黄瓦街、西御河沿街、青羊正街、乡农市街、浆洗街、解放路、曹家巷、人民北路、火车站、祠堂街、上汪家拐街、鼓楼南街、东通顺街、斌升街、西安路、驷马桥、忠烈祠西街、黄田坝、肖家村、青羊北路、西南交通大学小区和四川工业学院26个街道办事处。

区境四至走向为:东连东城区。自驷马桥沙河西侧南下,经解放路一段东侧之平福巷、马鞍山二居民点东缘,又从一环路北四段南侧起,顺府青路一段西侧往南,在红星路一段西侧经莹华寺街、方正东街、人民东路北侧,再沿人民南路一段往南经红照壁街、南大街西侧,以及浆洗街、洗面桥东侧之补家村、利民巷、农村1—6路的东缘,到一环路南四段东端止。

南、西、北三面与金牛区接壤。其走向:南自一环路四段南侧与金牛区永丰乡交错接壤;西自金鱼村、营门口路、一环路西三段一线交错与金牛区营门口乡、抚琴街道办事处辖区交界;又西从光华村街东向,经青华路、青羊正街至一环路西二段一线交错与金牛区苏坡乡辖区接壤;再从百花大桥起,往南经一环路西一段至高升桥(接一环路南四段)一线与金牛区永丰乡交界;北自营门口路西门车站起,东经一环路北一段、沙湾路、交大路、群星路、二环路北二段、火车北站、驷马桥,再北折与驷马桥至洪山路北侧,沿线与金牛区营门口乡、洞子口乡、青龙乡辖区接壤。

二、建区后建制

1990年9月21日始,西城区委、区政府按照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并报经国务院批准的“成都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要求,历时3个月,经过调查摸底、作好准备,学习动员、输送干部,落实调整、实施交接,完善区划体制、处理遗留问题四个阶段的工作,完成行政区划调整,组建新的青羊区。1990年12月底,成都市再次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东城区、西城区、金牛区3个城区,调整划分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和成华区。1991年1月1日,新组建的青羊区建制正式运行。

本着“成境连片,不留飞地;界限分明,便于管理;减少振动,有利发展”的原则,确定新的青羊区与锦江、金牛、武侯3个区的边界划分,并对部分街道、乡村相互交叉的13处边界进行微调。按照调整方案,从西城区成建制划入金牛区的街道办事处有驷马桥、曹家巷、解放路、火车北站、肖家村、人民北路、北巷子、西安路、青羊北路、乡农市、西南交通大学小区和四川工业学院12个街道办事处;划入武侯区的有浆洗街街道办事处。从金牛区成建制划入青羊区的有苏坡乡和文家乡。至此,青羊区共辖原西城区的13个街道办事处和从金牛区划入的2个乡(街道办事处)。此外,在金牛区境内保留原西城区所属的区委党校、西城区体育场和区物资局三个单位。

区划调整后,新组建的青羊区约有452251人(其中农业人口64469人)、土地面积约74.38平方公里(1991年底青羊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资料显示,总人口为447395人、土地面积为67.78平方公里)。

区境四至为:东与锦江区毗邻,南与武侯区相望,西与双流县、温江县相望、接壤,西北与郫县相望,北与金牛区接壤、相望。新组建的青羊区辖15个街道办事处和2个乡政府,即东通顺街、忠烈祠西街、鼓楼南街、北大街、白家塘街、新华西路、西御河沿街、黄瓦街、斌升街、祠堂街、上汪家拐街、青羊正街、黄田坝、苏坡桥、文家场街道办事处及苏坡乡、文家乡政府。区划调整后,青羊区始有农民、农村和农业这块不可缺少的重要经济组成部分,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格局,为全区的发展带来历史机遇,提供广阔的地域和发展空间,翻开新的发展一页。

随着城区规模向城郊扩展,经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于1994年6月28日新成立青羊区石人街道办事处。

1999年1月,武侯区管辖的大石东路、大石西路行政区域全面移交青羊区管辖。

2001年10月,区委区政府实施全区机构改革,除对行政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进行调整精减外,并报经市政府批准,将原有的16个街道办事处(乡)调整划分为14个,即太升路、草市街、新华西路、黄瓦街、西御河、汪家拐街、府南、草堂、光华、金沙、东坡、黄田坝和苏坡乡(含苏坡桥街道办事处)、文家乡(含文家场街道办事处)。这次调整,使全区街道办事处的设置更加合理,且突出地域特色和优势,显现历史文化名城氛围。

2004年7月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开展“撤乡建街道,撤村建社区”的工作,苏坡、文家两乡政府建制撤销,改设苏坡街道办事处和文家街道办事处。随之,两乡的农业户口转为城市居民户口。2005年1月25日,黄瓦街街道办事处更名为少城街道办事处,凸现“古少城”历史地域特色。至此,青羊区共辖14个街道办事处。

三、街道社区建制调整

2019年10—12月,青羊区依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的决策部署,开展全区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工作,依法依规履行有关区划调整程序要求,将原有的14个街道办事处,撤并调整为12个,即撤销4个、调整8个、新设置2个、不作调整2个,并于2020年1月1日按新建制运行。截至2019年年末,青羊区辖草市街、少城、西御河、府南、草堂、光华、金沙、黄田坝、苏坡、文家、蔡桥、康河12个街道办事处、79个社区居委会。

2020年6月,开展社区建制调整改革,将原79个社区调整为67个。截至2020年年末,青羊区辖街道办事处12个、社区居委会67个。

电子书

确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