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海青羊 > 他山博观
回望“典籍里的中国”,走进“方志里的中国”
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了一系列雅俗共赏的大型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作为其中标杆之作,更是备受瞩目。正如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所说,《典籍里的中国》就是用当代的方式与历史握手,让人感觉到愉悦可亲,让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喜闻乐见,让“典籍活起来”。
《典籍里的中国》之《越绝书》(完整版)
唐李吉甫和他的《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郡县图志》是唐宪宗时期宰相李吉甫创作的一部重要地理学专著。李吉甫(758年—814年),字弘宪,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政治家、地理学家,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地方志与地方官
从方志编纂史和方志发展史来看,自从宋代地方志定型成书以来,官修志书成为了固定的模式,95%的府州县志都是由地方官主修。南宋和元代,我们现在可以考籍的,志书上有署名的江苏境内共有39种,其中绝大部分是由知府知州知县知郡(交通要道、军事重地设郡)主修的,地方志由地方官主修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现象。
记录伟大时代 履行“永载史册”光荣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史正人明得失,以史化风浊清扬。
建立独立的方志学
从传统方志到近代方志: 方志学理论的渊源与发展
历代修志实践推动了方志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梳理地方志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以宋为界,在此之前传统方志经历了由舆图到图经再到图志的过程,此后方志基本定型,表现出“图文并茂”或“图为附庸”的特点。而传统方志渊源流变,不仅是一种志书形式的外在变化,更是涉及修志理念、方法与技术手段的变革,由此推动地方志发展形成一条由地理志向史志合一,再到趋于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演进路径。
冀祥德:十业并举 守正创新 构建新时代四川地方志事业发展新格局
习近平:“过去,我无论走到哪里,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地方志”
习近平说:“我们这样看情况、听汇报是不够的,还要看历史。一个县的历史最好的体现就是县志,府志则更为全面,里面既写正面人物,也写反面人物,我们一看就知道这个地方发生过什么事,可以从中有所借鉴。”
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新时代地方志的初心使命与高质量发展
进入新时代,地方志需要对自身的性质进行准确定位,把准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课题,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对标找差,研究改进措施,努力开创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方志古籍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书

确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