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文家街道志
P. 124
业结构, 发展都市农业、 特色农业、 观光农业、 “三高” 农业, 建设蔬菜、 生猪、 家禽
等种养业生产基地, 发展以纸业包装、 建筑装饰、 机械制造、 生物化工等重点行业的
乡镇企业, 形成都市型农村经济格局。 1997 年, 文家乡被成都市人民政府认定为小康
乡镇。 1999 年, 文家乡实现农业总产值 6 779 万元、 工业总产值 12 480 万元。
2000—2005 年, 文家街道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 区委区人民政府城乡统筹发展部
署, 推动辖区城乡一体化发展, 促进辖区城市化建设,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调减农业
产业规模, 弱化种植业, 调迁畜牧业, 加大市场要素供给, 开办产业园区, 推动农村
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型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 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 先后开办红碾工
业开发区、 经济协作区、 成飞民品基地, 助力成都蛟龙工业港、 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
(东区工业总部经济基地、 西区模具产业园) 建成投用, 2005 年, 文家街道实现工业
总产值 99 958 万元, 农牧林渔总产值降至 3 968 万元。
2006—2010 年, 文家街道按照区委、 区人民政府 “优二强三” 产业发展战略和青
羊新城商业副中心的发展定位, 调整优化辖区发展规划, 着力项目用地拆迁整理, 推
进产业园区建设, 协调建成绿舟总部经济产业园、 中国 (成都)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
博览园等项目, 以及保障环城生态带、 市政公共设施、 公建配套、 “文家场城中村” 改
造、 “新居工程” 等市区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农业用地面积逐年减少。 到 2014 年,
辖区农业生产基本终结。
2014—2019 年, 文家街道随着统筹城乡工作的推进, 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农业经
济发展不再作为目标考核内容; 街道规范和强化惠农资金管理, 出台 《文家街道强农
惠农资金监督管理办法》, 确保强农惠农资金分配、 使用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提高资金
使用效益; 健全公众参与监督机制,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监督, 落实群众对强农惠农资
金使用情况的知情权、 参与权、 表达权和监督权; 配合区统筹局、 财政局、 区纪委监
督检查强农惠农资金的使用情况, 防止截留、 挤占、 挪用、 套取、 贪污强农惠农资金
等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规范农村集体 “三资” 监督管理, 确保农村集体 “三资” 安全。
1991—1994 年青羊区文家乡农村社会总产值统计表
表 7 单位: 万元
其 中
农村社会
年份 农 业 农村工业 农村建筑 农村运输 农村商业饮
总产值
总产值 总产值 业总产值 业总产值 食业总产值
1991 年 8 276 3 005 2 449 1 382 564 866
1992 年 11 290 4 396 3 507 1 753 492 1 142
1993 年 27 041 5 846 14 498 3 379 703 2 915
1994 年 8 547 — — — — —
注: 各业总产值为 1990 年不变价计算统计; 为区统计局提供。
·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