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7 - 青羊年鉴2021
P. 517
民族宗教事务管理
内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天王殿、 和 «法华经» 等经书ꎮ 寺内还珍 于成都青羊肆寻吾’”ꎮ 时隔三年ꎬ
观音殿、 大雄宝殿、 说法堂、 藏 藏明清以来书画珍品ꎬ 最著名的 老君降 临 此 地ꎬ 尹 喜 如 约 前 来ꎬ
经楼等五重殿宇ꎬ 两庑配以钟鼓 是康熙皇帝公元 1702 年御赐文殊 老君显现法相ꎬ 端坐莲台ꎬ 为尹
楼、 禅 堂、 观 堂、 客 堂、 斋 堂、 院的 “空林” 墨迹ꎬ 以及康熙临 喜敷演道法ꎮ 唐天宝十五年 ( 公
戒堂、 念佛堂及各职事寮房ꎬ 形 宋代书法家米芾的 «海月» 条幅ꎬ 元 756 年)ꎬ 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
成闭锁式的四合结构ꎮ 两相对峙 宋代墨龙、 明清时期破山、 丈雪 而 幸 蜀ꎬ 居 于 观 内ꎮ 中 和 元 年
的三 檐 式 钟 鼓 楼ꎬ 钟 楼 里 悬 有 的书法ꎬ 碧眼、 竹禅的绘画ꎬ 书 (公元 881 年)ꎬ 唐僖宗为避黄巢
4 500多千克铜铸大钟一口ꎮ 五重 法家 何 绍 基、 郑 板 桥、 张 大 千、 之乱奔蜀ꎬ 也在观中驻营ꎮ 僖宗
社
大殿连同前后照壁ꎬ 分布在长 200 丰子恺等人的书画作品ꎮ 近代时ꎬ 返回长安ꎬ 认为是太上老君的恩 会
民
米的中轴线上ꎬ 各殿堂楼阁古朴 文殊院历任方丈都在这里开坛传 典ꎬ 特下诏令ꎬ 赐内外库钱二百 生
事
宽敞ꎬ 飞檐翘角ꎬ 是典型的清代 戒ꎬ 并办有佛学苑、 传习所ꎬ 培 万ꎬ 大 建 殿 堂ꎬ 改 “ 观 ” 为 务
建筑ꎮ 殿堂之间ꎬ 主次分明ꎬ 错 养僧才ꎮ 抗战时期ꎬ 高僧大德佛 “宫”ꎮ 现在青羊宫的宏大 格局ꎬ
落有 致ꎬ 疏 密 得 体ꎬ 大 小 相 同ꎬ 源、 太虚、 能海等陆续到这里讲 就是那时形成的ꎮ 明代毁于天灾
寺中有园ꎬ 园中有院ꎬ 院中有景ꎬ 经说法ꎮ 近年来ꎬ 文殊院积极开 兵燹ꎮ 现 均 为 清 康 熙 六 至 十 年
环境极是清静幽雅ꎮ 又前临文殊 展弘法利生事业ꎬ 在寺院内全面 (公元1667—1671 年) 陆续重建ꎮ
院街ꎬ 后畔万福桥侧ꎬ 素有 “ 寺 淡化商业氛围ꎮ 开办的 “ 智慧之 主要建筑有灵主殿、 混元殿、 三
殿接通 衢ꎬ 禅 房 远 尘 嚣” 之 说ꎮ 旅” 禅修夏令营、 文殊院网站等 清殿、 八卦亭、 说法台、 降生台
文殊 院 现 有 铁 铸、 铜 铸、 石 刻、 已经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ꎮ 现 等ꎮ 新中国成立后又经多次修葺ꎬ
玉雕、 脱纱、 彩塑等工艺精湛的 任方丈宗性和尚为文殊院第十八 形成现在建筑规模ꎮ 青羊宫是国
佛像 200 余 尊ꎮ 照 壁 上 雕 刻 的 代方丈ꎮ 务院 1983 年批准对外开放的全国
“文殊院” 三个金字系康熙年间该 文殊院地址: 成都市青羊区 第一批 21 所重点开放宫观之一ꎬ
寺慈笃海月禅师书写ꎮ 护法韦驮 文殊院街 66 号 登记证号: 宗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ꎮ
像ꎬ 于公元 1829 年本圆法师主持 证字 (川) F 010000001 青羊宫地址: 成都市青羊区
塑造ꎬ 整个塑像均以青铜翻砂而 一环路西二段 9 号 登记证号:
青羊宫
成ꎬ 韦 驮 威 武 而 立ꎬ 相 貌 端 庄ꎬ 宗场证字 (川) D 010030001
盔、 铠、 靴、 杵的链锁ꎬ 浮雕花 成都青羊宫位于成都市一环
平安桥天主堂
饰ꎬ 都雕琢剔透ꎬ 工艺精湛ꎬ 是 西二段 9 号ꎬ 占地面积52 000平方
一尊难得的艺术珍品ꎮ 一尊观音 米ꎮ 相 传 青 羊 宫 始 于 周ꎬ 初 名 平安桥天主堂位于成都市青
大士像于公元 1829 年用 青 铜 铸 “青羊肆”ꎮ 据考证ꎬ 三国之际取 羊区西华门街 25 号ꎬ 占地约 30
造ꎮ 在藏经楼ꎬ 收藏各种佛经上 名 “ 青 羊 观 ”ꎬ 唐 代 称 “ 玄 中 亩ꎬ 建筑面积8 508平方米ꎮ 公元
万册ꎬ 其 中 有 康 熙 皇 帝 御 赐 的 观”ꎬ 唐 僖 宗 时 改 “ 观 ” 为 1897 年由法国籍骆书雅主教修建ꎬ
«药师» « 金刚经» 等ꎬ 十分珍 “宫”ꎮ 五 代 时 改 称 “ 青 羊 观”ꎬ 从成都郊县崇州、 大邑、 邛崃等
贵ꎮ 金 刚 经 宝 塔 是 清 光 绪 八 年 宋代又复名为 “ 青羊宫” 至今ꎮ 地招集工匠ꎬ 历时 7 年竣工ꎮ 平
(1882 年)ꎬ 杨光坼用蝇头小楷抄 据唐乐朋龟 «西川青羊宫碑铭»: 安桥天主堂包括大小经堂、 圣母
写 «金刚经»ꎬ 全部经文组成一座 “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ꎬ 化羊于蜀 无染原罪堂、 主教公署ꎮ 教堂成
宝塔ꎬ 远看是图ꎬ 近看是经ꎮ 舌 国ꎮ” 题名 汉 杨 雄 « 蜀 王 本 纪» “十” 字形ꎬ 主教府成 “ 束” 字
血含宝是指清朝时有三位和尚用 亦曰: “老子为关令尹喜著作 «道 形ꎬ 整 个 建 筑 群 成 “ 悚” 字 形ꎬ
舌血书写的 «华严经» «楞严经» 德经»ꎬ 临别曰: ‘子行道千日后ꎬ 造型别致ꎬ 古朴典雅ꎮ 圣母无染
4 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