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1 - 青羊走街串巷
P. 291

繁荣,百花齐放的景象。时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的徐悲鸿
                                  高兴地从重庆给张采芹写信说:“成都的文化艺术氛围如
                                  此浓厚,艺术家们的热情如此高涨,实皆有赖于四川美协
                                  诸公尤其是采芹、文谟二兄的操劳奋斗,实为之感佩不
                                  已!”
                                     成都解放后,1950 年初,接受清点张采芹总管的四
                                  川美协财产时,张采芹不仅将美协的所有财产全部交出,
                                  还搭进了自己的许多东西。据当时统计,他捐出的财产共
                                  有房舍 10 多间、家具 286 件、现大洋 100 多块。特别珍
                                  贵的是明代大画家陈洪绶的精美山水册页等,另有张大
                                  千、徐悲鸿等现代名家的一大批珍贵书画精品,共计 232
                                  件。这其中,有不少古书画是张采芹自己掏钱收藏的,
                                  这些作品一直被他视为性命精心保存。但他以大局为重,
                                  将这批价值连城、极其珍贵的名古书画及现代名家作品,
                                  献给了国家。
                                     1962 年 11 月,北京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的夫人廖
                                  静文女士给张写来一封信,说馆里急需一幅徐当年为张采
                                  芹画的全身素描画像,希望张将此画寄去陈列。平时张采
                                  芹对此画最为珍爱,这是他与徐悲鸿亲密交往的唯一纪念
                                  品,且画上又有黄稚祥、谢无量、刘豫波等国学、书画大
                                  家的题字,他一时犹豫不决,想了很久。最后还是将画寄
                                  往北京。
                                     张采芹创作以花鸟、墨竹闻名中外,素有“张花鸟”“张
                                  竹子”的美誉。他的作品多次被文化部、中国美术馆、英
                                  国和瑞士多家机构收藏。
                                     如今内姜街找不到张采芹的痕迹,但这条街也是烟
                                  火市井的代名词。
                                     内姜街以前还是“自行车一条街”。90 年代街两旁
                                  全是自行车店,如今也就只有内姜街口上还能寻觅一点踪
                                  迹。如今这里是市井烟火的聚集地,这里的内姜街和光明
                                  巷交界处的“全家福米线”,是“手机一条街”上的生意人、

                                                                         279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