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青羊走街串巷
P. 59
官人祈雨必于此塔,祈而有应,特有感征,故又
名福感。而经版上的“章仇来临”则牵出一则“脑
洞大开”的传说:唐玄宗时期,章仇兼琼出任益
州长史时,刚刚走出剑门关,不想遇到福感寺的
守塔神拿着一只鸡来迎接他。守塔神求他帮助把
寺庙的塔移位。于是,他将塔向东北方向移了 42
步。从此,福感寺的香火更加旺盛。
福感寺的盛名也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到此。唐
代诗人刘禹锡曾为福感寺作《成都府新修福成(感)
寺记》,形容其“绣于碧霄,望之如昆阆间物”。
唐末著名诗僧贯休也曾写下《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
除与福感寺有关的遗迹外,此次还发现了 80
多座商周至春秋战国的墓葬,东汉六朝的道路、
房址、水井、水沟,大量日用器具和建筑构件,
以及两宋和明朝的部分遗迹。易立说,在附近区域,
比如宽巷子、西安路、同仁路,发现过不少寺院,
而且历年来,也都有大量佛教遗存陆续出土。这
块区域是成都当年重要宗教文化区域。这片区域
的兴盛得益于益州当时发达的经济文化。
这个遗址的年代从商周一直延续到明代,加
上之前在市中心发现的古蜀王家族墓地、摩诃池
遗迹、镇水石犀、‘魏魏大汉碑’、唐宋道路和
大型明代蜀王府遗迹等,表明今成都市区一带是
罕见的历数千年文明叠加而未有位移的城市中心。
福感寺大量遗存和珍贵文物的发现,为研究
佛教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