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8 - 青羊年鉴2008
P. 268
QING YANG NIAN JIAN
【审计信息化建设】 按照国家审计署关于信息化发展规 和干部政绩考核中涉及的数据,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
划好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组织实施“金审工程”。 “数出一门”,要求必须以统计局的数据为准。全区14个
“金审工程”的目标:逐步建成满足现场、满足业务、 街道成立综合统计站,并由街道分管副主任担任站长,
联网审计需要的审计实施系统;管理和决策相融合的审 配备统计人员,落实设施设备,职责明确,规范服务;
计管理系统;满足审计业务需要的数据中心;满足资源 区机关部门及驻区企事业统计单位也都配备专(兼)职
共享系统;确保审计工作对内对外安全系统。专项批准 统计人员,全区统计工作形成区、街、社区三级统计
一期投入120余万元选购设备,建设机房,启动流程。 网络体系。建立激励机制,继续贯彻区政府《关于进一
经成都市审计局检查,给于充分肯定。成为成都市第一 步加强统计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街道统计工作考
家建立审计信息系统的区县级审计局。全年收集审计信 核实施细则》,严格考评,认真完成年度调研课题的单
息,整理审计信息,贮存审计信息,发布审计信息,使 位和个人,每个以政府名义表彰;对连续三年获得三次
用审计信息共118条,报送63条,其中被区委、区政府、 区政府表彰的统计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区政府予以奖
成都市审计局采用20条,《新青羊》采用7条,《成都 励。2007年,区政府表彰奖励统计工作先进集体7个,先
日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等新闻媒体采用6 进个人14名。
条。(任和松 景莉 韩哪) 基础条件改善。区政府对全区性的重大统计普查、
抽样调查等工作,及时安排专项资金,确保统计任务的
顺利推进。区政府从2006年起每年拿出70万元用于14个
统 计 街道的统计事业。从2007年起又增加街道服务业统计工
作经费预算安排;进一步完善统计“五有”制度建设,
【概况】 青羊区统计局是主管全区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 各街道也都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改善统计人员的工作条
工作的区政府工作部门。2001年机改时,内设5个科室, 件,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基本完备,基本满足和保障了
即办公室、法规科、业务科、综合科、普查中心(事业 统计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单位)。人员编制13名,其中行政编制9名,事业编制4 培训力度加大。全年完成三个层次统计人员的培训
名。2007年,经区编委办公室批准,增设服务业科,增 工作:一是区级统计调查人员的技能培训,二是基层统
加人员编制3名。现有在职干部17名,统计师6名,高级调 计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三是初任统计从业人员的上岗
查分析师3名。2007年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5名统计人员 培训。坚持统计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2007年,全区
充实到基层街道综合统计站从事服务业统计工作。2007 近500余人参加教育培训、换发资格证书。
年,围绕突出服务领导、服务基层、服务机关、服务群 统计执法加强。配合“五·五”统计普法工作启
众工作重心,以出一份好资料(青羊统计)、读一本好 动,印制20000套(一套四枚)统计法制宣传书签,发到
书(支部推荐的书)、做一件好事(扶贫济困)、开展 驻区省、市机关部门及全区机关、基层和企事业单位宣
一次好活动(每月读书活动)“四个一”搭建统计文化 传,推进依法治统和依法治区工作。全年组织统计执法
服务平台,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职能作用。2007年 检查97人次,检查23家单位,对6家有问题的单位实话依
4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获成都市统 法处理。通过开展经常性的执法检查活动,维护统计秩
计局综合目标考核第一名。 序,为“统计数据质量年”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推进提供
有力保障。
【统计基础工作】 组织体系完善。区委、区政府高度
重视统计工作,凡涉及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统计调查】 农业普查工作。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二次全
都要求统计局领导必须列席参加;对基层年度目标考核 国农业普查,内容包括:农户人口与劳动力就业状况、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