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0 - 青羊年鉴2008
P. 290
QING YANG NIAN JIAN
建筑的风格风貌”的原则,对其进行全面维修,让红色 心声,解决实际问题的政府“特派员”。“文化信使”进
餐馆再现往日风采。经过修葺的餐馆外部面貌已焕然一 入社区半年以来,已组织社区文化座谈会200余次,走访
新,恢复正常营业。 文艺团队近200支,走访社区居民1万余人次,开展各类文
化活动300余场,参加文艺展演的群众演员超过2万人次,
【首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青羊分会场活动】 让数万名城乡居民享受到文化福利。(许攀)
2007年5月23日—6月10日,中国成都首届国际非物质文
化遗产节在成都举行。青羊文化广电旅游局作为青羊区
体 育
文殊坊分会场的牵头部门,参与顺城大街开幕式,制作
“蜀韵金沙·锦绣青羊”主题展板、主题展厅、主题宣
传画册及“追寻经典·品味青羊”电视宣传片,组织 【概况】 青羊区体育局位于成都市西体路2号的青羊区
“蜀韵金沙·锦绣青羊”大型文艺演出、民间艺人现场 体育中心内,青羊区体育局是青羊区人民政府主管全区
展演和“非遗进校园”活动。整个非遗节文殊坊分会场 社会体育、学校体育、体育市场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
活动丰富多彩,四川省文化厅授予区文化广电局“首届 下设职能科室4个:行政办公室、社会体育科、学校体育
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活动优秀组织奖”,成 科、市场体育科。下属事业单位3个:青羊区青少年业余
都市文化局授予“ 非遗节先进集体”称号。 体校、青羊区体育中心、青羊区游泳场。2007年5月青羊
在“非遗节”期间,青羊区以政府名义表彰在非 区人民体育场更名为青羊区体育中心,原有职能职责不
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艺术家 变。
共计30人。青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传人:王明玖 青羊区体育局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青
(邛陶)、刘、陶(飞刀花鼓)、杨德全(蜀绣)、牟 羊”的主题,按照成都市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
庆云(连箫)、刘晨曦(蜀锦)、郝淑萍(蜀绣)、卿 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
玉蓉(漆器)、田、渝(银花丝技艺)、王华德(古 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围绕“迎奥
琴)、王彪(川北王皮影);青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十 运、讲文明、树新风”,努力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水
大继承人:王磊(邛陶)、徐亚兰(肉莲花)、范坤林 平,大力实施体育“惠民行动”,在组织领导、经费投
(飞刀花鼓)、贺斌(蜀锦)、吴玉英(蜀绣)、石玉 入、工作措施等各个方面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做到“三
蓉(漆器)、王兰(古琴)、刘涛(银花丝技艺)、陈 级网络”,为建立亲民、便民、利民的服务体系奠定基
思廉(皮影)、杨成华(苏坡连箫);青羊区民间十大 础。
艺人:陶蓉(蛋壳画)、龙玲(剪纸)、陈昌都(面 青羊区体育局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民健
塑)、吕增泽(木刻画)、高大山(葫芦烙画)、陈启 身与奥运同行”工作先进单位、被省、市、区级有关部
林(糖画)、阙爱军(棕编)、蔡大权(泥塑)、杨锦 门评为:保持体育工作优胜单位称号、2007年四川省全
文(绳编)、李秋萍(树皮浮雕画) 民健身周活动先进单位、第十二届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
动会贡献单位、四川省开展全国学校体育馆向公众开放
【“青羊文化信使”行动】 2007年7月,由青羊区委宣 试点单位表彰、2006年体育工作“发展奖”表彰奖励、
传部、青羊区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实施的“青羊文化信 2007年四川省县级业余训练工作评估二等奖、2007年成
使”行动正式启动。宣传、文化系统共派出65名干部,深 都市区(市)县体育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度工作目标
入全区74个社区,联系文化队伍、组织文体活动、调研文 任务完成先进单位等共计24项表彰奖励。
化资源、丰富文化生活、提升文化服务、满足文化需求,
成为关注百姓生活现状,传达党委、政府政策,反馈百姓 【全民健身】 投资80万元,在文家康庄、大石桥,苏坡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