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青羊年鉴2021
P. 110
特 载
资源要素配置能力为抓手ꎬ 以总 空产业区域协作长效机制ꎮ ③要 万上升到 27 35 万ꎬ 占全区比例
部经 济 为 引 领ꎬ 以 金 融、 文 博、 深化与省内交流合作ꎬ 巩固扶贫 由 23 98% 上升到 37 3% ꎬ 青羊总
商务三大主导产业为重点ꎬ 加快 攻坚成 果ꎬ 共 同 构 建 优 势 互 补、 部经济区已入驻税源企业 556 家ꎻ
三大产业功能区建设ꎬ 努力提升 互利共赢的区域发展共同体ꎮ 源城的成都青羊文化金融商务区
产业支撑力和竞争力ꎮ ②要深入 四是紧紧围绕 “ 发展路径从 已集聚金融机构 624 家、 高端商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ꎬ 聚焦科学新 圈层扩张向内涵发展演进跃升” 务机构1 800余家ꎻ 少城国际文创
发现、 技术新发明、 产业新方向ꎬ 的趋势ꎬ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ꎮ 中 谷已培育引进文创企业2 493家)ꎮ
推动以航空科技为引领的全面创 央 “十四五” 规划建议强调ꎬ 要 “十四五” 期间ꎬ 我们要坚定内涵
新ꎬ 集聚创新要素、 优化创新生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ꎬ 发展路 径ꎬ 合 理 布 局 城 市 空 间ꎬ
态、 提升策源能力ꎬ 使创新驱动 这是我们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的根 积极破解大城市病ꎮ ①要持续优
成为青羊发展的新引擎ꎮ ③要提 本遵循ꎮ 近年来ꎬ 我们紧紧围绕 化城市架构ꎬ 坚持 “ 塑中心、 强
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ꎬ 全力集 协调发展这一主题ꎬ 坚持 TOD 综 轴线”ꎬ 把源城中心和新城中心放
聚壮大服务贸易主体ꎬ 着力提升 合开发ꎬ 以轨道交通为轴线ꎬ 以 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核
国际供应链服务能力ꎬ 加快建设 天府文化公园片区和青羊总部经 心地位ꎬ 全力打造天府文化公园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活力区ꎬ 加强 济片区为双中心ꎬ 以建设三大产 和青羊新城中心ꎬ 将地铁 4 号线
对外交往合作ꎮ 业功能区为带动ꎬ 运用 “ 改转建 沿线打造成集地理轴线、 产业走
三是紧紧围绕 “城市功能从 升治” 五大策略推动源城与新城 廊、 文化脉络为一体的城市综合
集成集聚向辐射带动演进跃升” 协调发展ꎬ “ 一轴两心 双擎驱 发展轴ꎬ 进一步以 “ 双中心” 带
的趋势ꎬ 积极融入开放格局ꎮ 市 动” 城市架构初步形成ꎮ “ 十三 动 “双引擎” 做强ꎮ ②要不断提
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ꎬ 我们紧紧 五” 期间ꎬ 我们大力推进源城有 升城市功能ꎬ 坚持 “中优” 战略ꎬ
围绕 做 强 主 干 支 撑ꎬ 深 入 落 实 机更新ꎬ 天府锦城区域实施搬迁 遵循 “人城产” 逻辑ꎬ 以核心区
“中优” 战略ꎬ 突出高质量发展、 总户数8 533 户ꎬ 已签约8 459 户、 域的有机更新和规划建设为关键ꎬ
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ꎬ GDP 签 约 率 99 13% ( 完 成 拆 迁 以人的 需 求 为 导 向ꎬ 统 筹 生 产、
总量约1 310亿元ꎬ 城镇居民人均 341 87 亩ꎬ 投入约 126 4 亿元)ꎬ 生态、 生活 “三生融合”ꎬ 高标准
可支配收入达 4 85 万元ꎮ “十四 完成老旧楼宇改造升级 44 个、 棚 推进空间优化和功能重构ꎬ 加快
五” 期间ꎬ 我们要围绕成渝双城 改旧改 16 个、 老旧院落改造 339 产业功能区和产业社区建设ꎬ 推
经济圈建设ꎬ 把做强极核功能作 个ꎬ 四 川 大 剧 院、 杜 甫 千 诗 碑、 动产城一体、 职住平衡ꎮ ③要提
为重要任务ꎬ 提升辐射带动功能ꎮ 少城视井等 32 个重点项目建成投 升城市承载能力ꎬ 一方面要注重
①要主动融入 “双城” 协同发展 用ꎻ 在新 城 加 快 实 施 规 划 建 设ꎬ 协调发展ꎬ 以高品质载体建设和
大局ꎬ 重点是要围绕成都建设践 实施拆迁 1 47 万亩ꎬ 完成新城中 改造为手段ꎬ 推动各类要素和资
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心、 红碾 和 蔡 桥 片 区 规 划 调 整ꎬ 源在源城新城合理配置、 高效流
主线ꎬ 加快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 基础设施、 公建配套、 生态环境 动ꎻ 另一方面要坚持高质量导向ꎬ
的现代产业体系、 创新体系、 城 “三个优先” 建设加速推进ꎬ 成都 坚持以亩产论英雄、 效益论英雄、
市治理体系ꎬ 进一步完善城市功 西站、 泡桐树中学同仁校区、 万 环境论英雄ꎬ 持续提升集约高效
能ꎬ 增强综合承载力ꎮ ②要深入 花公园等 149 个重点项目建成投 发展水平ꎮ
贯彻 “一干多支、 五区协同” 战 用ꎮ 与此同时ꎬ 全区人口分布和 二、 集中力量ꎬ 抓好几项重
略ꎬ 深度参与成德眉资同城化发 产业布局日趋合理 ( 比如: 新城 点工作
展ꎬ 深化优势产业合作ꎬ 构建航 区域户籍人口由 2015 年的 15 73 2021 年是建党 100 周年ꎬ 是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