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青羊年鉴2021
P. 112
特 载
二是全力扩大投资ꎬ 夯实经 持续推进 “容缺受理” 和告知承 需求出发ꎬ 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对
济底盘ꎮ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ꎬ 坚 诺制ꎬ 着 力 抓 好 项 目 综 合 管 理ꎬ 美好生活向往的趋势性变化ꎬ 以
持资金、 土地等要素跟着项目走ꎬ 进一步优化审批效率ꎬ 有效缩短 “双擎驱动” 为抓手ꎬ 持续优化城
加快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 产业项目开工时间ꎬ 尽快形成投 市功能布局ꎮ
长机 制ꎬ 切 实 增 强 发 展 后 劲ꎮ 资增量ꎮ 一 是 做 优 源 城 功 能ꎬ 推 动
①加快产业项目谋划和布局ꎮ 依 三是增强服务 “双循环” 的 “人城产” 一体发展ꎮ 坚持以天府
托拟上市地块加强项目谋划ꎬ 全 经济腹地优势ꎮ 坚持供给侧结构 文化公园、 文殊坊为核心ꎬ 以生
力推进新城、 源城拆迁攻坚ꎬ 加 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相结合ꎬ 强 产生活生态需求为导向ꎬ 创新优
快土地 要 素 供 给ꎮ 建 立 产 业 库、 化消费牵引ꎬ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 化老城区城市优化功能配置ꎬ 提
资源库和签约移交重点项目库ꎬ 济ꎬ 形成需求牵引供给、 供给创 高城市品质ꎬ 不断赋予 “ 六个做
谋划储备一批支撑性、 功能性重 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ꎬ 有 优” 新内涵和新目标: ①做优产
业功能ꎬ 围绕文化金融商务区和
大产业项目ꎮ 积极争取国家、 省、 力支撑成都建设国内大循环战略
少城国际文创谷建设ꎬ 改造提升
市支持ꎬ 加快策划包装一批 5G、 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ꎮ
存量楼宇、 新建高端楼宇ꎬ 持续
大数据等领域 “新基建” 产业投 ①加快构建新消费场景ꎮ 以高质
资项目ꎬ 激 活 经 济 发 展 新 动 能ꎮ 量供给适应、 引领、 创造市场新 推进高端载体建设和 项目招商ꎬ
加快存量空间转型改造ꎬ 充分开
②瞄准重点产业链加大招引力度ꎮ 需求ꎬ 全力释放 “ 双循环” 内需
发利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剩余空
围绕 “5 + 5 + 1” 重点产业领域、 潜力ꎮ 高标准推进青羊新城、 骡
间ꎻ ②做优文化功能ꎬ 坚持保护
主导产业以及新兴行业ꎬ 依托成 马市—太升路、 金沙—光华等国
传承与发扬并重ꎬ 精心打造 “ 三
际范地标性商圈建设和升级ꎬ 高
飞、 611 所等航空领域龙头企业ꎬ
街两坊五景”ꎬ 推进天府文化中心
谋划策划航空产业链招商工作和 水平打造宽窄巷子、 琴台路、 金沙
和文殊坊片区建设ꎬ 加快推进少
项目引 进ꎬ 灵 活 利 用 以 商 招 商、 片区等一批 “最成都、 闲生活” 的
城有机更 新ꎻ ③ 做 优 基 础 设 施ꎬ
中介招商、 专题活动、 小分队拜 体验化商业街ꎬ 着力营建文商旅体
以骡马市为重点推动 TOD 综合开
访等 方 式ꎬ 组 建 “ 一 项 目 一 专 融合、 TOD、 夜间消费、 社区消费
发ꎬ 实施一体化开发ꎬ 辐射带动
班”ꎬ 集中力量推进一批产业化重 四大消费场景ꎬ 打造 “品味慢生
源城核心片区功能和配套提档升
大项目的签约落地ꎮ ③加快建设 活 打卡潮玩地” 品牌ꎮ ②提升开
级ꎬ 确保 “ 一馆一线” 环境品质
高品质科创空间ꎮ 注重头部企业 放型经济发展水平ꎮ 加强经贸、 文
提升、 天 府 锦 城 游 线 体 系 打 造、
及其产业链上下游、 左右岸 ( 协 化、 旅游、 教育等领域的对外交往 锦江公园府河段滨水街区打造提
作配套企业) 轻资产企业在产业、 合作ꎬ 着力提升国际供应链服务能 升等大运会相关项目按照时间节
载体、 配 套、 政 务 等 方 面 需 求ꎬ 力ꎮ 全力集聚壮大服务贸易主体ꎬ
点梯次呈 现ꎻ ④ 做 优 公 服 设 施ꎬ
加快推进青羊总部经济基地 ( 二 培育一批产业优势明显、 创新驱动 根据人口分布变化情况ꎬ 科学调
期)、 四川国际创新产业园等国有 突出的服务贸易重点企业ꎬ 引入一 整优化学校、 医疗机构等公服设
产业园区ꎬ 以及市场主体重大产 批具备国际供应链能力的外贸综合 施布局ꎻ ⑤做优城市空间ꎬ 结合
业化项目载体建设ꎮ ④强力推进 服务企业ꎮ 天府锦城区域拆迁搬迁ꎬ 学习借
产业 项 目 快 建 多 投ꎮ 深 入 开 展 (三) 坚持 “人城产” 逻辑ꎬ 鉴上海浦东 “ 金色中环发展带”
“送政策、 帮企业、 送服务、 解难 科学规划建设宜居宜业产城空间ꎮ 建设经验ꎬ 提高策划能力ꎬ 加强
题” 专项行动ꎬ 切实做好产业项 要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 片区统筹ꎬ 精准产业植入、 提升
目资金、 物资、 人员等要素保障ꎬ 城市示范区为统领ꎬ 坚持从人的 承载能力ꎬ 全力打造成都 “ 一环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