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2 - 青羊走街串巷
P. 172
或有重建,唐代在这里修建了文庙,又修建了专门祭祀孔子的大成殿。五代后
蜀时又在这里建石经堂,以 14 年的工夫刻儒家经典十种立于堂内,宋代又增刻
三种,前后历时 187 年,方刻完“十三经”全碑。这就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唯
一有注释的《蜀石经》,共刻成石碑 1000 多块,总字数超过 130 万字(蜀石经
已经在宋末元初的战火之中被毁,世间所存拓片共有 200 多页,约占总数的 3%。
1938 年在南较场外邻近石室中学的城墙下面发现了少量残石遗物,目前在四川
省博物馆藏有 6 块,国家图书馆藏有 1 块,重庆市博物馆藏有 1 块,国家图书
馆另藏有 1 张全石拓片)。元代又在石室旧址开设石室书院,这里就同时有了
府学、书院和成都府文庙。明代,以成都府文庙为中心,在这里有了文庙前街、
文庙后街和文庙西街。
清顺治二年(1645),文庙失火,次年全城被毁。清初重建成都城时,于
康熙二年(1663)在原来文庙旧址重建了文庙。康熙四十三年(1704),在原
来的石室书院旧址新建锦江书院,是四川的最高学府。著名学者彭端淑、李惺
等曾经在此执掌教席 20 余年,培养出了包括著名学者李调元在内的“锦江六杰”
和维新志士刘光第等一批人才。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廷正式宣布实施废书院、兴学堂、改革科举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