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4 - 青羊走街串巷
P. 174
本来应当改名为四川省立第几中学,但是学校师生与众多校友纷
纷反对,不愿意使用这个全新的名字,只好定名为石室中学)。
1931 年,原来的文庙旧址的前半部并入学校。抗战时期,为了躲
避日寇的轰炸,曾经迁往肖家河、武侯祠内办学。1952 年改名为
成都四中,原来的文庙旧址的后半部也并入学校(1994 年因为学
校修建体育馆,原成都府文庙的主要建筑大成殿被完整拆迁到成
都郊区金堂县赵镇今金堂县文化局大院内,是现存的清代文庙街
上年代最早的也是最优秀的建筑物。2009 年,石室中学又在学校
北门仿建了一个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大成殿。
2004 年 11 月 19 日,石室中学隆重举行了文翁办学 2145 周
年和改新学 100 周年的大型庆祝活动。著名学者季羡林曾经在
1985 年为该校题词:“古今一校,扬辉千秋。”石室中学曾经为
国家培养过无数的优秀儿女,李一氓与贺麟就是其中的代表。
石室中学不仅为蜀中培养了大批精英(新中国成立以后已经
从这里走出了 6 位两院院士),也产生了若干著名的作品。例如
在成都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歌之一《成都,让我把你摇醒》,
就是我国著名作家与学者何其芳在这里任教时于 1938 年 6 月创
作的(发表于抗战时期由何其芳卞之琳、谢文炳等共同在成都创
办的《工作》第七期)。“让我打开你的密子,你的门,成都让
我把你摇醒。在这阳光灿烂的早晨!”这样的诗句就是从这里开
始的。成都人除了文庙前街的成都府文庙之外,过去的华阳县文
庙就建在文庙前街与文庙后街之间的何公巷(抗战胜利以后华阳
县中的初中部曾经设在这里,抗日战争时期迁川的燕京大学的一
部分也曾经设在这里,著名学者吴宓曾住在这里),成都县文庙
建在过去的文圣街、今天的文武路。
李家钰是抗战时期川军将士的杰出代表,是抗战中殉国的两
位集团军总司令之一。李家钰将军故居位于成都市文翁路前街 92
号,是民国时期的建筑,自然富有那个时代的特色,当时的成都
公馆,因处于中国被迫开放的变革时期,西方文化鱼贯而入。当
时成都有钱人修建住宅,既保存有川西建筑的独特风格,也开放
性地吸纳了西方文化的建筑元素,比如欧式风格的拱门,李劼人
162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