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青羊走街串巷
P. 27
国成都演绎形式最多的场所。
抗战时期,唐式遵响应募捐的热潮,把饭店捐献市政府作为社会公用。
当年中国共产党东北救亡总会成都分会就设在这里,也曾短暂设立过美
军联络处。抗日名将宋哲元到成都后也曾在这里居住,其夫人(绵阳人)
最后的时光也是在四川度过的。
成都解放前夕的 1948 年,四川省参议会曾在这里办公。成都解放后,
解放军负责人与四川地下党负责人也是在这里会师。成都第一届各界人
民代表大会也曾在这里举行,甚至一段时间的成都市政协机关一直在这
里办公。
西胜街在明代有石犀寺,传说是成都最早的佛寺。唐代为圣寿寺,
是全国七大佛寺之一,玄奘到成都学习曾在这里受戒。石犀相传为李冰
治水的遗物,也是成都著名的古迹。清代石犀被迁往南校场,寺庙改作
右司衙门。至于四川大剧院出土的石犀,是否同款有待考证。(《蜀王
本纪》记载:“江水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
市桥下,二枚在水中,以厌(压)水精,因曰犀牛里。”)
清代末年,在右司衙门旧址开班第二小学,到 1913 年省立一中的迁
入,这里成为省府开办最早的一所省立中学,简称“省一中”。五四运
动风起云涌,革命热潮在这里最为高涨,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加入了共青团,
李硕勋、阳翰笙都是当时的学生领袖。1933 年,四川地方实力派人物开
办的协进中学也搬到这里,仍然是革命力量很强的学校。据记载,教职
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