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青羊走街串巷
P. 91
文艺青年的聚集地
◎
◎
\ \小通巷\ 栅子街
小通巷位于奎星楼街以南,中同仁路以东,
清代称为仁风胡同。由于这条胡同只有半截,巷
道狭窄,如同一条通道,民国时更名小通巷。小
巷子曾经居住过一位我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先辈曾
孝谷先生,今天已经鲜有人知了。
曾孝谷(1873-1937)成都人。幼年随父在
山东和北京等地读书,1906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
与李叔同一起进入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选科。
1907 年 2 月,他翻译了著名话剧《茶花女》,
并在剧中扮演主要角色,这是我国的第一部话剧。
1907 年他根据美国斯托夫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
屋》创作话剧《黑奴吁天录》,并在其中扮演黑
奴之妻。这部话剧被称为我国第一部话剧,是中
国现代话剧诞生的标志,田汉先生赞为“展开了
中国话剧运动的第一页”。
曾孝谷先生还是成都第一个油画家,组织了
成都第一家也是全国最早的话剧社“春柳剧社”,
1908年在成都演出,是成都话剧历史上的第一次。
晚年清苦,靠出租小通巷的房产度日,死后还是
画家屈义林先生和他的学生一起凑钱安葬的,现
有《梦明湖馆诗》一书传世。
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