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文家街道志
P. 103

·自然地理·


               等, 尤以独蒜脆而香驰名, 蒜薹以 “条细、 口嫩、 味浓、 质脆” 著称。


               自然灾害



                    文家辖区内有旱、 涝、 风、 雹、 霜、 虫等自然灾害, 尤其是水灾、 雹灾、 风灾、
               霜灾严重; 还有受波及影响的地震。


                    【水灾】   文家辖区由于夏季降雨集中, 多数年份的汛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涝发
               生。 1923 年以后的近 100 年间, 文家辖区多次发生洪汛, 其中灾情较重的有 4 次。
                    1923 年 7 月 6 日起, 清水河上游灌县、 郫县等城西区域连降 3 天暴雨, 致河水暴

               涨, 文家场上跑水, 可以撑船; 场外田野均成泽国, 顺河一带, 河堤垮掉, 房屋纷塌,
               水稻颗粒无收, 全被冲光, 损失惨重; 人们以半桶作舟, 往高处逃生。
                    1947 年 7 月 1 日至 3 日, 辖区连降 3 天间断性大雨。 4 日凌晨, 暴雨如注, 河水猛
               涨, 到早晨 8 时左右, 场外稻田已不见秧苗, 汪洋一片。 10 时许, 沿河河堤冲垮, 房

               屋被冲走许多, 居民逃往高处。 乡内较低处人家损失惨重, 房屋垮塌, 家具物资被冲
               走, 粮食颗粒无收, 许多人家无家可归。 至 7 月 5 日午后河水始退, 仍有小雨, 6 日雨
               止水退。 此次洪灾为当地百年不遇的大水灾。
                    1981 年 7 月 13 日凌晨起, 境内暴雨倾盆, 至下午 2 时, 河水暴涨, 翻过桥面, 一
               片泽国。 文家乡地势低洼村组均被洪水所淹, 下午 5 时以后雨停水退, 至 14 日水归河

               道, 所淹农田水稻、 蔬菜等, 幸有党和人民政府组织抗灾自救, 虽洪水凶恶, 但很快
               便恢复生产。
                    2011 年 7 月 4 日起, 辖区连降 3 天暴雨, 清水河等河水暴涨, 文家场街上水深数

               十厘米, 一片汪洋, 附近鱼塘漫水后, 鱼群顺流而下, 精城花园有居民用洗脸盆捞鱼。


                    【冰雹】   文家辖区气温骤冷骤热, 气候变化受影响, 曾多次发生冰雹灾害。 最为
               严重的是 1975 年 8 月 22 日下午 4 时左右, 突然天降冰雹, 雹子大的直径 4 厘米, 冰雹
               过程 10 分多钟。 当时正值黄谷成熟, 稻穗全被打光, 其余作物如红苕叶、 黄豆叶等均

               被打碎。 个别瓦屋被打穿, 所受损失极大。 这次冰雹灾害是文家六七十年间罕见的。
               灾情发生之后, 市、 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 立即组织驻地解放军、 机关干部、 工人、

               街道居民和学生等下乡下田, 把打落在田里的黄谷扫起来, 减少损失。


                    【霜灾】   辖区进入霜期, 时有霜冻, 甚至造成较为严重的灾害。 1975 年 12 月下
               旬至 1976 年 1 月中旬的 20 余天中, 文家乡连续出现 20 天的早晨大霜冻。 田里一片白
               色, 路旁沟渠全是厚厚的冰层, 久久不化, 气温多在零下-3℃ 至-4℃, 小春作物如油


                                                                                       ·  3 5 ·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