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文家街道志
P. 106

文家街道历史悠久, 由最先名为 “安谷场” 到后命名为 “文家街道” 经历了近
               300 年的演变, 其区域划分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改。 截至 2019 年年末, 文家街道隶属
               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街道行政区域面积 21. 64 平方千米, 辖 13 个社区, 其中涉农

               社区 12 个、 城市社区 1 个。

               建置沿革


                    【文家场由来】   文家场以西汉时期 (公元前 206 年至公元 8 年) 著名教育家文翁

               (公元前 187 年至公元前 110 年) 的后裔文谷曾居葬于场北而得名。 文翁, 西汉舒县
               (今安徽省舒城县) 人, 西汉景帝末年任蜀郡 (治所成都) 守, 在蜀地兴教育、 举贤
               能、 修水利, 政绩卓著。 五代十国 (公元 907—960 年) 的后蜀时期, 文翁的后裔文谷
               官至侍御史, 退官后寓居文家场北 (此地曾经有文谷故宅)。 文谷去世后, 当地人以文

               谷葬于此处而命为安谷场 ( 或安谷乡), 其子孙多在此处繁衍生息。 据 《 温江县志》
               载: “文谷故宅在文家场北, 谷, 文翁后, 官后蜀侍御史, 里人以谷故, 名其乡为安谷

               乡。” 文家场即安谷乡。 到清朝康乾时期, 安谷场因为文家人虽有集市, 却因距曹家场
               (在今蔡桥街道红碾社区境内) 太近而不能建场。 相传, 有一天, 温江县令到成都述职
               后, 在返回温江的途中, 看到安谷场比较繁华, 加上因为轿夫太累而停留在此短暂休
               息。 其间, 文氏子孙设宴盛情款待县令。 酒席上, 文氏子孙请温江县令设文家场, 以
               对文氏先祖能有所交代。 温江县令询问周围有场否? 答: 有曹家场。 县令认为苏坡场
               太远, 曹家场太近, 留下一句 “不赶曹家赶文家” 的墨迹。 于是文家人便公告乡里温

               江县令同意将曹家场迁安谷场。 于是当地文人在文家场老街场口, 挂起木石牌坊, 上
               书 “地接锦城三十里, 不赶曹家赶文家” 对联, 横批 “文家场”。 从此文家场诞生,
               并设固定场期。



                    【隶属沿革】   清朝中后期至民国初, 文家场隶属温江县东甲太平乡。 1916 年,
               废除清朝的乡行政机构设置, 改温江县的 3 甲为 5 区, 文家乡为东区, 又称维新乡,
               区乡以下设保甲。 1931—1932 年, 温江县原 5 个区改设为 7 个区, 原有保甲改为乡镇,
               东区以文家场为中心, 按编制为第二区, 区署设文家场, 辖文家、 隆兴 (永宁)、 苏坡
               3 乡。 1936 年, 改原第二区为第一区, 区公所设文家场, 辖文家、 苏坡、 隆兴、 清平 4
               乡。 1937 年, 改原区、 乡制为联保制。 初期, 第一区辖和宁、 同德、 正德、 正和、 正

               均、 均益、 正益、 安吉、 阜安、 复兴、 苏坡等联保办公处。 后第一区辖文家、 隆兴、
               苏坡 3 联保办公处, 当时苏坡未设联保, 并入文家联保办公处。 继后, 温江县调整第
               一区管辖范围, 第一区辖文家、 苏坡、 隆兴、 鱼凫 (柳林镇)、 南岳庙 5 个联保处。
               1941—1943 年, 国民政府实行新县制, 废除联保制, 区的编号不动, 改联保办公处为
               乡、 镇公所, 时任乡长方载阳, 由温江县政府委任, 第二任乡长雷福文由乡民代表大


                ·  3 8 ·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