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2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文家街道志
P. 142

统筹费的分配, 以及土地承包后人口增减变动, 实行 “大稳定” “小调整” 等问题做

               出具体规定, 进而落实联产承包制 15 年不变的政策规定,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1998 年, 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 把长期坚持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 确定为中国农村跨世纪重要方针之一, 并提出在原定 15 年

               土地承包期到期之后, 再延长 30 年不变的政策。 1999 年 3 月, 第九届全国人大通过的
               《宪法》 修正案正式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中央的农村 “三农” 工作政策。 文家乡人民政
               府根据区人民政府文件精神, 对全乡第二轮土地承包相关问题作出具体部署和规定,
               明确从 1999 年秋起至 2029 年秋止, 为全乡土地承包期再延长 30 年的起止时间, 并向
               农户颁发相关证书, 签订 30 年不变的土地承包合同, 健全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制度。

                    【产权制度改革】   2008 年, 文家街道成立以街道党工委书记廖旭东为组长, 街

               道办事处主任刘兵、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罗忠建、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吴平双为副组长,
               党政办、 社事办、 推进办、 城管办、 经济办以及 12 个涉农社区负责人为成员的文家农
               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做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统筹协调工作; 办公室设在街道推进办, 办公室主任由推进

               办主任温小琼兼任。 各涉农社区成立由社区党委书记、 居委会主任、 国土员、 农房员、
               居民组长等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组, 具体负责落实本社区的改
               革工作。 各居民小组成立由居民小组长、 党小组长、 妇女小组长、 居民代表等人员组
               成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小组。
                    2009 年, 文家街道组织 12 个涉农社区、 103 个组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8
               月 30 日前, 组织社区原村组干部和居民小组长等人员清理完成社区的土地承包台账、
               土地流转台账和户口及人口情况等历史资料, 了解掌握农户的具体情况, 作为确权颁
               证的基础; 结合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 9 月 20 日前, 完成涉农社区集体土地的权
               属和分类调查及承包地的确认工作; 9 月 30 日前, 由街道负责指导, 各涉农社区公示

               摸底调查结果; 2009 年 12 月 20 日前, 按照区国土分局安排,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
               权登记颁证原则上以完整的组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 不能明确到组的, 在征求组集体
               经济组织同意后可以明确到社区, 并在街道产改办的统一领导下, 公示确认的现状耕
               地面积数据, 公示期间若居民有异议, 街道组织工作小组予以复核, 确需修改应当修
               改, 街办、 社区、 居民小组确认公示情况, 出具公示无异议证明, 由区国土分局代表
               区人民政府与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户签订耕地保护合同, 由区统筹局分发农村土地承包

               经营权确权登记证, 原则上确权登记颁证到户。 新增人口的确权由各社区自行决定,
               于 2009 年 12 月 20 日前完成。 截至年末, 文家街道共颁发 92 个居民小组集体土地所有
               权证, 完成 12 个涉农社区 78 个居民小组 (除征地和无耕地涉及的 24 个组及已颁证的
               康河 1 组外) 现状耕地的实测工作, 并公示实测数据, 接受群众监督。


                ·  7 4 ·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