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青羊年鉴2006
P. 23
青羊年鉴 2006 ◆ 综 述 ◆
综 述
青羊概貌 调整,以原西城区13个街道办事处(即东通顺街、忠烈
祠西街、鼓楼南街、北大街、白家塘街、新华西路、西
御河沿街、黄瓦街、斌升街、祠堂街、上汪家拐街、青
【历史文化】 成都市青羊区得名于境内一驰名中外的道 羊正街、黄田坝)和原金牛区苏坡乡、文家乡行政区域
观“青羊宫”,其前身西城区属古蜀国地。公元前316年 组建了新的青羊区,于1991年1月1日起按新区建制开展工
秦灭蜀后,以古蜀国地置成都县,青羊区(原西城区) 作。
地域与古成都县密切相关。公元前311年,张若筑成都城 区划调整后,新组建的青羊区幅员面积67.78平方公
(大城),继筑少城,以大城西墉为其东垣,将成都县 里,总人口为447395人,始有农民、农村和农业这块重
署移至少城内,西城区地域为成都县城西半部及近郊。 要的经济组成部份,形成了城乡一体的格局,为全区的
唐贞观十七年(643),分成都县东偏置蜀县(公元758 快速发展带来历史机遇,提供了广阔的地域优势和发展
年蜀县改为华阳县),从此,两县共治一城,西城区地 空间,翻开新的发展一页。
域为成都县城及近郊。从后汉到后蜀,成都均为国都, 随着城区规模向城郊扩展,1994年6月28日新成立青
西城区地域为国都的一部分。成都县历代为京畿、郡、 羊区石人街道办事处。1998年5月,原武侯区管辖的大石
府、州道的附郭。明代,在今四川省科技馆一带修蜀王 东路、大石西路行政区域移交青羊区管辖。2001年10月,
府(习称“皇城”)。清康熙十七年(1678),于大城之 青羊区实施全区行政机构改革,将原有的16个街道办事
西增筑满城(又名“少城”)。于是,青羊区(原西城 处(乡),撤并调整划分为14个(即太升路、草市街、
区)域内形成大城包有“皇城”、“少城”二“小城” 新华西路、黄瓦街、西御河、汪家拐街、府南、草堂、
的城势。 光华、金沙、东坡、黄田坝和苏坡乡(含苏坡桥街道办
青羊区地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积 事处)、文家乡(含文家街道办事处)。这次调整,使
淀。区域内的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 全区街道办事处的设置更加合理,突出了地域特色和优
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 势,显现历史文化名城氛围。2004年7月底,随着城乡一
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路、民族之魂的 体化进程的推进,开展了“撤乡建街道,撤村建社区”
“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 的工作,苏坡、文家两乡政府建制撤销,改设苏坡街道
场,构成了金沙古蜀文化——琴台秦汉文化——草堂唐 办事处和文家街道办事处,原两乡的农业户口转为城市
宋文化——宽窄巷子明清文化——纪念碑近代文化—— 居民户口。2005年1月25日,黄瓦街街道办事处易名为少
天府之都时尚文化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精髓,形成 城街道办事处,凸显“古少城”历史地域特色。
青羊区文化旅游业极具竞争力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截至2006年底,青羊区辖14个街道办事处,74个社区
居委会,其中涉农社区居委会22个,户籍总人口512375人。
【区划沿革】 成都市西城区(现青羊区)1953年5月20
日正式建置,后区域屡有变更。1990年9月始,按照国务 【区域特征】 青羊区是成都市的中心城区,是成都市经
院批准的成都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进行行政区划 济、政治、文化中心,功能区域集中,特点明显。江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