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青羊年鉴2006
P. 26
青 羊 年鉴 2006 QING YANG NIAN JIAN
重大产业化项目7个,在五城区名列第一,也是青羊区近 除乱张贴、“牛皮癣”,清除城区以及城郊结合部的违
4年最多的一年。14个项目包括:工业重大产业化项目6 法建设,拆除城区三环路外侧100米范围以内的违法户
个,农业产业化项目1个,文化旅游产业化项目3个,重大 外广告,清理临街商家越门经营和流动商贩占道经营行
基础设施项目2个,社会事业项目2个。以“五区一带” 为。推进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对城区主要道
为载体,着力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城乡一体化的产业支 路、公园、公厕等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以及对主
撑不断夯实。现代服务业优势凸显。东渡时代凯悦、罗 要街道和建筑物景观、风貌的改造和美化。
马国际等项目竣工,倍特大厦等一批烂尾楼成功盘活,
对现代服务业的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引进了大华银 【改革开放】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搭建市场平
行、海尔纽约人寿等知名金融、保险机构入驻,西部区 台,推进兴光华、青建投等市场主体融资,市场主体实
域性金融中心初现雏形;重振“骡马商圈”取得成效, 现融资30多亿元,完成投资26亿元,全区90%以上的建
“光华·金沙商圈”初步形成;芳邻路、青华路等特色 设项目都是通过市场主体运作,多元化自主投资增长机
街区功能不断完善。都市型工业不断壮大。坚持扩大和 制逐步形成;着力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提高了财政资金
提升“蛟龙模式”,航空工业基地、模具产业基地和工 使用的规范化、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断为企业发展创造
业总部基地初具规模,已聚集了与航空产业配套的研发 优质的投资软、硬环境,以项目为依托,以旧城改造、
及机械制造类企业30多户,引进以模具为主的精密制造 新区建设、盘活存量为重点,实施以商招商、产业链招
企业20余家,全年我区航空产业规模占全市的比重约70 商、委托招商等新模式,拓宽招商引资渠道,着力招大
%,模具产业规模占全市的比重约40%,工业集群集约 引强,完成到位外资2.4亿美元,同比增长94.3%,绝对增
效应初步形成。文化旅游业取得突破。创建最佳旅游城 量为近四年最高;引进到位市外资金45亿元,同比增长
市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全年共实施文化产业项目26个, 85.3%;实现外贸出口3.7亿美元,同比增长48.6%。共引
完成投资13.1亿元,文殊坊一期建成开放,金沙遗址博物 进投资亿元以上市外资金项目29个,新加坡凯德置业等
馆等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丰富的文化旅游 15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葛洲坝机电等国内知名企业入驻青
资源优势正在逐渐成为资本优势和经济优势。 羊。
【创建最佳旅游城市】 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按照特色 【人居环境】 着力治理大气污染,完成26家企业燃煤
化、生态化、和谐化的要求,对区内主干道、主出入城 锅炉安装消烟除尘装置,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率达到了90.7
通道及中心游憩区进行风貌整治,对琴台路、青华路、 %;已建环境噪声达标区21.99平方公里;已建“安静小
同盛路、文殊坊等特色街区进行美化和旅游氛围营造。 区”1个,3个“绿色社区”。积极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已
文殊院、金沙遗址、杜甫草堂、浣花公园等景区景点增 完成二环路以内主要河流排水口、中心城区20条背街小
添了文化特色,设置了国际化标识系统,杜甫草堂通过 巷雨污分流工程。中心城区环卫作业清扫保洁率、生活
国家旅游局4A评定,金沙遗址启动申A程序。加快城市 垃圾收运率和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实行城乡市容
旅游国际化。琴台路、文殊坊、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 环卫管理满覆盖。狠抓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完成8条中小
景区、景点按照创佳要求和国家公布的相关标准,完善 街道风貌整治。加大了水环境、建筑工地扬尘和工业烟
公共信息图形标志识别系统、导识系统、游客咨询服务 尘治理力度,促进城乡环境共同改善。
中心等服务设施,城市旅游功能更加完善。优化旅游市
场环境。加强旅游市场的综合整治,对文化娱乐场所、 【社会事业】 大力发展“均衡发展、人民满意”的
旅游商品购物点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建立旅游联合执法 教育。投入1.17亿元,改造了3所涉农学校和4所城区学
机制,强化旅游市场综合整治。改善市容市貌。依法清 校,近1.6万名农村子弟及农民工子女在家门口享受到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