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青羊年鉴2006
P. 24
青 羊 年鉴 2006 QING YANG NIAN JIAN
路、东城根街、商业街、人民西路一带为党政军机关办 【地理特征】 青羊区位于成都市区的中西部位,东经
公区、中共四川省委、成都军区、四川省政协、中共成 104°03′,北纬30°41′,辖区幅员面积66平方公里,
都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重要党政军领导机 区境东西向长约16公里,南北向宽约8公里,地形呈不规
构皆在这一区域内。青羊区着力实施“五区一带”产业 则的长条形。区域四至为,东与锦江区毗邻,南与武侯
发展战略,区域内的骡马市、西玉龙街、顺城大道、太 区相望相连,南西与双流县相望,西与温江区接壤,西
升南路一线为成都市中央商务区核心区,是成都金融、 北与高新区西区相望,北与金牛区相邻相望。“成都原
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集中发展区域,中西部区域性金融中 点”在其区域文武路与锣锅巷交叉路口人行道上。
心初显雏形,太升路、玉带桥等街道已成特色街区。该 青羊区地域位于成都市平原地带中心部位,属成都
区域大力发展以金融、科技、信息、咨询为主的现代服 市平原地质结构,其主要特征:一是由许多河流的冲积
务业,推动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成为青羊区产业 扇复合联缀而成,主要以岷江、锦江之南河、府河冲洪
的优势所在。工业集中发展区坚持企业办园区,扩大和 积扇;二是区域海拔高程均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平
提升“蛟龙模式”,航天工业基地、模具产业基地和工 缓,且呈西北略向东南微倾斜,平均坡度仅为3-5‰,
业总部基地初具规模,都市型工业成为青羊区产业的巨 地表相对高差基本上在1.5米以下;三是区域内平原冲积
大潜力。青羊区是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 物沉积深厚,腹心地带一般达250米左右,上部覆盖着1-
点的密集区,成都市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丰富的 3米厚的黑色或黄褐色粘土、亚粘土,耕作层好,土壤肥
旅游资源正逐渐转化为资本优势和经济优势,文化旅游 沃;四是平原上河谷发育,为全国著名的水网稠密地区
业成为青羊区产业的发展后劲。青羊区域属川西平原水 之一。
资源生态控制区,是成都市空气质量最好、公园面积最
多、绿化率最高的区域之一,区内的草堂、东坡、光 【气候特征】 青羊区域气候属东部季风区中亚热带湿润
华、金沙片区成为成都市高尚住宅区,金林半岛、成都 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花园、优品道、金沙西园等新型社区,成为“新成都生 其特征:一是冬季较暖少雨,无霜期较长;二是春季
活样板区”。青羊新区定位为区一级行政中心和成都市 气温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回升早,天气变化不稳定,降
的高档住宅区,将打造一个集科研、居住、商业等功能 水量偏少,春旱时有发生;三是夏天多暴雨、洪涝,时
于一体的新城中心,该区域土地囤量巨大、地理位置优 有干旱;四是秋季阴雨连绵;五是阴天多,日照时数较
越、规划配套齐备、升值潜力无限。以光华大道、日月 少。正常年景区域年平均气温为16.2℃,年平均降水量为
大道两线为骨架的生态休闲带,将加快推进金沙蜀郡文 978.9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213小时,相对湿度为82
化园、绿舟创意园、康河运动休闲园、高坎商务度假园 %,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2006年由于大气环境改变,
等项目的开发,突出产业特色,以优美环境带动高品质 晴天日数增多,厄尔尼诺现象频频发生及副热带高压偏
运动休闲、文化娱乐等产业发展。2006年12月13日,青羊 强等因素,全年出现异常的高温酷暑,以及暖秋、暖冬
区第五次党代会确定,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产业布局, 气候特征。(徐宝清)
大力实施“五区一带”产业发展战略,打造现代服务业
“三中心”(中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商务中心
经济和社会发展
和区域性商贸中心)、都市型工业“三基地”(航空工
业基地、模具产业基地和工业总部基地)和文化旅游业
“三品牌”(金沙文化游、成都民俗游和都市休闲游) 【基本情况】 2006年,中共青羊区委、青羊区人民政府
三大特色产业。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城乡统筹、“四
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以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