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青羊年鉴2006
P. 45
青羊年鉴 2006 ◆ 特 载 ◆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配套功能,依托行政中 努力提升城乡均衡教育水平。要围绕“少有所
心、树德中学迁建等重点项目带动新区现代服务业的繁 学”,坚持教育优先,大力兴办“均衡发展、人民满
荣。 意”的教育,打造中西部均衡教育先行区、素质教育首
打造都市型工业“三基地”。都市型工业是我区 善区、特色教育示范区、数字教育样板区。进一步整合
产业的潜力所在。要统筹整合区域产业资源,严格执行 城乡教育资源,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快建设农村新型
“三个规划”,依托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大力打造航 社区配套学校,打造“半小时入学圈”。加强教师队伍
空工业基地、模具产业基地和工业总部基地,做大都市 建设,优化师资配置,全区农村学校本科以上专任教师
型工业。航空工业基地要依托132厂和611所,大力引进关 比例提高到95%。按照“先行一步”的要求,积极探索素
联度大、资本密集的航空装备生产、航空技术研发、航 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综合评
空零部件加工等重大项目入驻,不断延长航空工业产业 价激励体系。按照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要求,加强学校
链条。模具产业基地要加快“四大平台”建设,为企业 管理,整体提升基础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大力发展职
提供好金融、信息、人才、物流等服务,培育壮大以汽 业教育,积极构建城乡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实现城乡学
车模具为龙头,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模具产业 生“入学有校、就业有岗、致富有路、成才有望”的目
集群。工业总部基地要抓住机遇,大胆创新,加快工业 标。
总部楼群的开发建设,着力完善服务企业管理和研发的 努力提升城乡充分就业水平。要围绕“壮有所
配套功能,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工业企业总部和研发机 为”,实施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建立健全经济拉动、
构入驻,实现又好又快的综合效益。 创业带动和社会联动的就业促进机制。以破解“有人无
打造文化旅游业“十名片”。文化旅游业是我区 岗、有岗无人”为切入点,以农民转岗就业为重点,按
产业的后劲所在。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市场 照“就业基地建在家门口,就业培训办到家门口,就业
主体,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金沙遗址、锦绣工 招聘会开到家门口”的要求,切实抓好就业培训和岗位
场、杜甫草堂、文殊坊、宽窄巷子、琴台路、金沙蜀郡 对接,高度重视就业环境改善和劳动者权益维护,努力
文化园、绿舟创意园、康河运动休闲园、高坎商务度假 实现就业率更高、就业更稳定、就业收入增加,巩固和
园“十张名片”,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要 提升充分就业城区创建成果。
依托“十张名片”,深入挖掘金沙文化、宗教文化、民 努力提升城乡卫生服务水平。要围绕“病有所
俗文化、休闲文化内涵,着眼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 医”,大力发展均衡卫生、惠民卫生、特色卫生,加大
旅游观光与休闲购物、非物质文化体验与传统工艺展示 对卫生投入力度,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进
的有机结合,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延伸文 一步完善城乡卫生服务网络,突出抓好新型农村社区卫
化旅游产业链条,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要不断 生配套建设,巩固覆盖城乡的“十五分钟健康圈”,让
优化旅游市场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增强文化旅游 城乡居民“不出社区看得到病”。着力建好惠民医院,
吸引力,打造“成都第一会客厅”。 推行药品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让城乡居民“最低成本
(三)均衡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率先实现城市化、 看得起病”。加强城乡医疗队伍建设,均衡配置城乡医
构建和谐青羊的福祉体系 技资源,提高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
均衡发展社会事业,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 社区卫生示范区和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让城乡
容。要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着力提高社 居民“少出社区看得好病”。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
会事业均衡发展满覆盖的质量和水平,让城乡群众共享 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实现
发展成果,不断健全率先实现城市化、构建和谐青羊的 “预防为主防得住病”。
福祉体系。 努力提升城乡社会保障水平。要围绕“老有所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