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青羊年鉴2006
P. 62
青 羊 年鉴 2006 QING YANG NIAN JIAN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工业集中发展区东区引进成 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加快发展的动力机制,各项改革
都驰达公司等23户企业,其中全国工业行业百强企业占 不断深化。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全面完成了30家企业改
48%。132厂“型号扩能”项目已经国家批准,预计投资 革,“丝绒厂”等老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民
14.6亿元。611所整体迁入工业集中发展区西区工作进展顺 营经济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利,总投资将达10亿元。“青羊模具产业园”被确定为成 不断提升。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多元化的投
都市三大模具产业基地之一。全年预计完成工业投资9.4 融资模式,建立自主投资长效机制,兴光华、青建投等
亿元,增长85.3%,达到3年来的最高水平;规模以上工 公司全年融资达20.6亿元,预计完成总投资50亿元以上。
业增加值完成29亿元,增长28.6%,占全口径工业增加值 深化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 “村改居”工
的83%。 作,实行“村财街管”和村干部薪酬直发,实现了城乡
二、以“三论”统筹城乡发展, 深入推进城乡一体 行政管理对接。着力建设公共财政框架,街道办事处和
化 职能部门全部实行了综合预算改革,全区168个预算单位
扎实推进三个集中。坚定不移统筹城乡发展,以 纳入国库集中收付管理。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
“三个集中”为突破,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中“钱从 构,全年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6500万元,投入科技、
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得到省 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益事业超过2.5亿元,确保了
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区130多家企业落户 有限的财政资金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公益事业等领域
工业集中发展区,工业集中度预计达到78%。积极探索 重点倾斜,向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
农村集体土地和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新路子,结合城市 问题重点倾斜。
绿地的保护和利用,引进民间资金进行土地整理和开发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积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创新
建设,实现了17348亩土地向业主集中,土地流转率达 招商服务模式,着力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花旗银行、
75%。康河马厂及百仁两个绿地项目列入全市首批试点项 沃尔玛、易初莲花等世界500强企业和赛格数码、五星电
目。加大土地整理工作力度,2300亩存量土地现已全面 器等10余个国内行业百强企业纷纷落户区内。全年引进市
动迁,年内实现投资10亿元以上。完成9个农民集中居住 外资金24.3亿元,增长135.8%;到位外资1.2亿美元,增长
区的定点选址,规划建设面积230万平方米,其中5个已 145.2%;实现外贸出口1.8亿美元,增长30.7%。
完成设计,3个已动工建设,开工面积46.8万平方米,可 四、狠抓城市建设和管理,城市品位显著提升
安置村民4000户。 城市规划逐步完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规划的
大力统筹城乡建设。日月大道扩建及景观绿化工程 龙头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实现了全区1:500数字化地形
竣工,光华大道建成通车;青羊绿舟公园一期工程竣工 满覆盖、城市建设用地数字化控制性详规满覆盖,建立
并向市民开放;文家老场镇改造、武青路南段改扩建工 了区地理信息系统;完成了11平方公里非城市建设用地规
程、文家大道一期和绕城路外侧生态带路网建设进展顺 划;完成全区三环路以外36.6平方公里范围“新居工程”
利;清溪东路等8条中小街道整治工作全面完成;实施雨 和“农村新型社区”布点规划。新区控规调整获市上批
污分流120户。城乡建设完成年度投资38.1亿元。 准。完成611所用地片区和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菊乐公
积极推进区域协作。创新开展“青蒲”对流,在资 司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局部调整工作。规划推进城乡一
源、产业、招商、就业等八个方面实现了互动,取得良 体化配套用地3730亩。始终坚持“规划一张图,建设一
好成效,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启动 盘棋”的原则,依法加强规划管理,拆除违章建筑291处
了“青青”对接,与眉山市青神县缔结为友好区县并开 19.5万平方米;清理违法用地418宗3780亩,查处15宗170
展全方位合作,城乡一体化区域合作初见成效。 亩,确保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配合实施了人民中路、一
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 环路(青羊段)畅通工程,西玉龙街、顺城街改造工程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