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青羊年鉴2008
P. 34
QING YANG NIAN JIAN
人员社会保险政策,使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 均能实现课堂同步互动、资源共享。
100%。2007年已征地农转非人员参保13442人,一次性缴 社区教育。大力开展市民培训活动,第一、二、三
费729.20万元,其中社保政府补贴资金2998万元,全年累 季度“两后”培训85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7337人,
计为4697名已征地农转非人员发放养老金2537万元。新 其中技能性培训3039人,引导性培训1557人,培训后就
征地农转非人员参保3099人,参保率100%,为2627名新 业人数463人。举办“社区文明礼仪讲坛”宣传员培训班
征地农转非人员发放养老金793万元。巩固新农保成果。 等活动,对区内74个社区的69名文明礼仪宣讲员进行专
按成青委发〔2007〕1号和成青目督办〔2007〕4号文件 业培训。完成康庄小区、英国小镇配套工作站建设并规
要求,社保局对2004年以来的参保人员数据进行全面的 范运作。
清理、核实。为5903名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人员调整待遇 “职级制改革”。以红碾小学等9所涉农学校为试
标准,每人每月增加20元。从2007年1月开始补发,7月 点,在全省率先实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加速涉农地区校
补发的养老金全面拨付到个人帐户,补发金额为826420 长的专业化发展。职级制考评体系涵盖教育思想、综合
元。建立社保平台,延伸社保服务终端。本着便民、利 素养与业绩、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多个方面。职务等
民的原则,在文家、苏坡、黄田坝、东坡、草堂、府南 级由高到低分为七个级别,坚持职责与权利统一,职级
七个离社保业务大厅较远的街道办事处设立社会保险业 与待遇一致,从而进一步强化校长的专业意识,激发中
务网点,于2006年6月对外运行,对区属所有参保单位和 小学校长的办学积极性,鼓励校长依法办学,积极创
个人办理或代理除现金缴纳和个人档案审核以外的所有 新,努力进取,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全面提高学校的办
社会保险业务。(余型楷) 学水平和效益。实现城乡教师同城同酬,涉农学校本科
以上学历教师比例,由四年前的23%提高到87%。(黎
【城乡教育一体化】 学校改造。全年投资总额4100万 艳)
元共启动完成24项学校建设工程,改造原有学校23所
(石室联中西区、市第28中、青羊实验中学、万春小学 【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 2007年,青羊区坚持“均衡、
等),总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区域内学校整体面貌焕 为民、特色”卫生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城乡卫生均衡发
然一新,为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展。
基本资源配备。从春季学校开学起,全区资源的投 城乡卫生改革。先后完成区牙科医院、区五人民医
放从宏观向微观转移,对体育、音乐、科学、劳动等学 院、区二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区六人民医院)的医
科的教学器材量化分配。全年共投入资金488万元,以公 疗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将区人民医院、区三医院转型为
平为原则,根据各学校的需求和国家相关标准,对全区 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小学进行均衡配备。现已基本达到国家教育部2000年 将苏坡乡卫生院、文家乡卫生院上划归卫生局管理,公
出台的相关标准。 开招聘院长,并成功转型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点
数字校园建设。2007年正式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工 打造“成都儿童专科医院”、“成都第一骨科医院”等
作,投入128万元铺设光纤设备,建立校校畅通的信息专 知名品牌专科医院,将其作精作强。
网;投入137.5万元,购置功能强大、管理便捷的系统软 卫生资源配置。投入近亿元按国家示范社区卫生服
件;投入86.8万元建设全区数字校园的“大脑”——信息 务中心标准对苏坡、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改造;
核心交换机。投入212万元,为多所学校构建校园网,添 投入880万元建成万家、华严、培风、英国小镇社区卫
置电脑设备,建设网络教室,进一步提升学校信息化的 生服务站;投入470万元对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
硬件水平。目前,全区多所学校已经能够实现校校通、 “八统一”标准化建设,使涉农地区卫生硬件水平全面
班班通,实验小学、泡桐树小学等传统名校与涉农学校 提升。通过“政策促、技术帮、上派学、专家引、管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