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青羊年鉴2010
P. 108
固定,三统一,四规范”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 个。建立了“三级”临床培训体系,不断提升辖
目前,全区已配备家庭医生125名,年门诊服务 区医技人员业务水平。同时,投入40多万元进行
累计30万人次,年电话访视累计36万人次,年上 科研攻关和技术突破,先后有3个国家、省级医
门服务累计18万人次。全区社区卫生门诊次均费 疗技术课题得以立项,提升了青羊卫生的学术水
用由2003年的51.3元下降到目前的35.3元,降幅 平和地位,
达31.2%;次均住院费用由2590元下降到1399元,
降幅达45.98%。 四、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水平
健康档案管理到居民。推动建立居民健康档 理顺体制,明确各自职责。明晰卫生部门
案,实行慢性病防治管理、妇幼保健、疾病预防 与街道的公共卫生责任,理顺条块关系,各司其
控制、贫困医疗救助网络化管理,建立区域医疗 职,实现街道公共卫生管理机构紧紧依靠地方政
卫生一体化信息共享平台、交流咨询平台、健康 府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卫生部门主要发挥监管
教育平台、卫生服务平台。计划到2010年底辖区 和突发事件医疗卫生处置职能,在体制上逐步从
居民健康建档率达到100%。 以条为主,向条块共管,属地为主转变。
完善网络,提升应急能力。从组织体系、
三、提升专科医院精品化水平 工作体系和管理体系三方面完善疾控体系,建立
打造品牌,塑造医疗形象。大力实施以“名 高效、权威、通畅的CDC运转体系,实现疫情信
医、名科、名院”为主要内容的三名专科品牌战 息在CDC、传染病医院、综合医院之间共享。积
略。以成都儿童专科医院、成都骨科医院等区内 极完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成功经
五大专科医院优势资源为依托,重点打造了“寇 受住了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抗震救灾卫
小儿”、“杜氏骨科”等知名品牌,塑造了百年 生防疫、2009年防控甲型H1N1流感等一系列重大
名院、名医辈出、口碑载道的青羊专科形象。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考验,荣获了“全国卫生应
时,启动了区内三家直属专科医院二甲专科医院 急先进集体”、“全省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区”、
创建项目,进一步加快了专科精品化建设步伐。 “成都市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等一系列殊荣。
发展特色,铸就核心竞争力。根据市场需 强化基础,实现职能下沉。重点强化社区卫
求和医学发展,区内专科医院从2007年开始先后 生服务中心的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职责和工作
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专科细化,并实施了差异化战 任务,实施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工作。从2007年
略,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同时,坚持中西医结合的 开始实现健康证办理、免疫接种等14项服务下沉
道路,在治疗儿科和骨科部分疾病上积极攻关, 到社区,方便群众,基本形成公共卫生大事小事
形成具有领先价值的特色技术。同时,加大了对 社区办、社区接的卫生服务新格局。同时,将公
中医药特色药物的研发力度,目前区内专科医院 共卫生服务内容从初期的基线调查、居民健康档
拥有自制中药8类42种,涉及骨科、儿科等多个 案、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及重点人群的管理,提升
临床医学专业。 到目前的健康生命信息管理、健康教育、疾病预
着眼一体化,医教研协调发展。制定完善 防控制、 重点人群保健、康复服务和突发公共
了医疗技术激励创新政策措施和评价体系,实现 卫生事件处置等5大类15项59小项。
新技术、新项目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全覆盖,共
引进关节镜、针刀等新技术34项,开展新技术29 五、提升医疗卫生内部管理水平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