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7 - 青羊走街串巷
P. 157
都人都说:“成都市 40 岁以上的本地人
有一半是在包家巷出生的。”2010 年 12
月 23 日,这所医院迁往城西新光华片区
日月大道的新址,与原来的成都市妇幼保
健院、成都市儿童医院合并为新建的成都
市妇女儿童医学中心。2011 年 7 月,又
挂牌成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妇女儿童
中心医院。
1936 年,一代名医叶心清在包家巷
开设了自己的诊所。1913 年 4 月,四川
劝业道周善培在包家巷开办了四川历史上
第一个职业技术学校——四川职业学校,
同年 8 月改名为四川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
校(甲种工业学校是当时各省根据民国政
府在 1913 年颁布的新学制设立的职业学
校,一般简称为“甲工”,学历相当于中
学,而相当于高小的职业学校则称为乙种
学校,所以有的资料把“甲种”写为“甲等”
是错误的。成都只设立了这一个“甲工”,
原来位置在今天的包家巷82号附1号院,
当年的一幢教学楼作为成都中药材公司的
宿舍至今仍存),下设机械、染织、应用
化学三科。陈毅元帅曾经于 1916-1917 年
在这里就读染织专科。这所学校于 1937
年迁往学道街,并入四川省立成都高级工
业职业学校,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成都
电子高专的前身。甲种工业学校在包家巷
办学时,在曾经留学日本的校长郭玉珊的
策划下,将学生的生产实习安排为生产仿
日本式人力车(即黄包车)。成都在民国
时期的市内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黄包车,最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