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9 - 青羊走街串巷
P. 189

旧祠变新堂未完待续
                                                                        ◎
                                                                        ◎











            \ \祠堂街


                祠堂街不长,不到 300 米,但是留在这条街
            上的故事,都成为了老成都的城市记忆。四川美
            术社、张彩芹画室、四川电影院、新华日报社、
            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祠堂街不仅见证了成
            都的历史变迁,也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脉络。
                祠堂街,位于旧时少城的小东门(受福门)
            内,东边与西御街相接。清代初年这里称为喇嘛
            胡同,又作蒙古胡同,康熙五十七年,当时的八
            旗官兵为当时的权臣年羹尧修建了一座生祠,位
            置在今天人民公园东北部,街道也由此得名祠堂
            街。至于生祠,在雍正初年年羹尧获罪后改建文
            昌宫,街名至今未变。
                祠堂街原长 600 米,起止各与三条街道交汇。
            东起东城根南街、西御街和半边桥街;西止长顺
            街、小南街与金河街。一头一尾,连接六条街道,
            外搭一条由东向西斜刺里插出,串连东城根街与
            祠堂街的牌坊巷。南傍纵横全城的金河,与少城
            公园一河相隔。蜀都大道建成后,祠堂街西段划
            归少城路,现存祠堂街西止人民公园大门西侧与
            少城路中部相连,现街道北侧只有西头的祠堂街
            2 号至东头的祠堂街 58 号,原祠堂街 1 号早就归

                                                                         177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