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5 - 青羊走街串巷
P. 265

舞团大院,是由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三个院落组成的,偏
                                  北的是孙家大院,偏西的是张家大院,偏东的才是巴金
                                  的故居李家大后,院中曾经办过两年中学,叫“大中中学”。
                                  1939 年再次转卖给时任四川省城保安处长的川军将领刘
                                  兆藜,刘家对院落曾经有过一些改建,直至新中国成立时,
                                  还有三列平房是李家旧宅。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作为战
                                  旗歌舞团用房进行多次改造,所以巴金故居即民国初年
                                  的李家大院的房屋目前已经完全见不到了,还可以见到
                                  的旧物是一棵桂花树和一道院墙。有不少巴金著作的爱
                                  好者总想去寻找巴金在《家》中所描绘的那个古老的院落,
                                  特别是鸣凤投湖的大花园,其实是不可能的。
                                     现在战旗歌舞团的西院还有几间平房,不少参观者
                                  误认为是巴金故居遗迹,所以就出现在很多摄影作品与
                                  美术作品之中,那都是不对的。因为西院现存的那几间
                                  老房子是张家大院的建筑,张家大院原来与李家大院相
                                  邻,门牌号石正通顺街 98 号(李家大院原来的门牌号是
                                  正通顺街 97 号),最早是清末驻藏大臣凤茶的公馆。
                                  1928 年,凤荃之子钟子和将大院卖给广汉人张尔嘉。
                                     1950 年,张家将大院卖给川西军区后勤部,先是作
                                  为印刷厂,1952 年并入战旗文工团。现在还保存的儿间
                                  老房子就是张家大院第三重院子的部分房屋。
                                     四川省和成都市有关部门早就有意将已经不存的巴
                                  金故居作为重要的文化纪念地予以恢复。但是因为巴金
                                  在生前多次明确表示,不同意恢复他家的故居,为了尊
                                  重他的意愿,他的故居就一直未能恢复,只是在成都的
                                  百花潭公园内按巴金在《家》中对高公馆的描绘修建了
                                  一处纪念地,取名叫作“慧园”。
                                     四川省的巴金文学院建在东郊的龙泉驿,在巴金文
                                  学院中陈列有根据认真考证之后制作的巴金故居的模型。
                                  正通顺街在清代还修建有云南会馆,而且与李家大院相
                                  邻。

                                                                         253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