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文家街道志
P. 117

·人  口·



               人口管理



                    【生育管理】   1950—1958 年, 文家乡群众随着生活水平提高, 人口增长较快。
               1959—1961 年, 全乡因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及工作失误原因影响, 人口减少。 1962 年
               后, 乡人民政府鼓励生孩子, 加上生活水平提高、 医疗条件改善, 人口自然增长率猛

               增。 从 1971 年起, 文家人民公社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 加强计划生育管理。
               从 1979 年起, 实行限制无计划二胎、 经济制裁三胎、 奖励生育一胎政策, 人口增长过

               快势头得以控制。 1987 年后, 文家乡人民政府提倡和鼓励晚婚晚育、 少生优生、 一对
               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使人口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 1996—1999 年, 文家乡人民政府执
               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 抓好计生三结合工作, 人口出生率控制在 10‰以内。 2009 年,
               文家街道在快活社区建设全区第一个 “人口文化教育” 社区示范基地, 举办出生缺陷
               干预知识讲座、 早期教育知识讲座等活动,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流动人口综合服务

               率 90%。
                    2016 年 1 月起, 文家街道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017—2019 年,
               文家街道贯彻落实 “二孩” 政策, 符合政策生育率 99%, 避孕措施及时率 98%; 文家
               街道兑现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父母奖励政策, 发放特别扶助特殊家庭慰问金, 核
               实独子费发放人员, 办理生育服务证, 补办独生子女服务光荣证。 2019 年, 文家街道

               审批发放 《生育服务证》 331 本, 为辖区内 2018 年度独生子女父母 4 294 人发放奖励
               金, 建立健康档案数 105 人、 建档率 95%, 按照要求开展健康知识讲座 4 次。


                    【流动人口管理】   20 世纪 80 年代始, 文家辖区乡村两级建立流动人口登记卡制
               度, 规定外出务工、 经商的人员到乡计生办公室办理计划生育合格手续, 否则村组不
               得让其外出, 违者对当事人予以处罚。
                    1989 年, 文家乡采取政府牵头、 部门协作、 条块结合等办法, 实行群防群治、 联

               控联管综合治理。
                    1994 年, 文家乡对流动人口实行流入与流出共同管理, 流出办证、 流入验证。
                    1998 年, 文家乡按照流动人口属地管理原则, 建立起 “党政重视、 定位社区、 双
               边共管、 综合治理” 的管理模式; 在全乡建立起 “12345” 的城市管理办法, 即建好一

               个网络, 完善两个制度, 签订三类合同, 严把四道关口, 开展五项服务。
                    2004 年, 文家街道开始对流动人口实行常态化管理, 至 2019 年。 文家街道在流

               动人口管理中, 学研看齐 “枫桥经验”, 夯实基础信息质量,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
               党工委书记为组长、 街道班子领导及派出所所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统一指挥全辖
               区的人口管理服务工作, 强化一线工作责任; 街道以社区为单位, 社区书记牵头抓
               总, 明确社区民警为具体责任人, 实行划片包干、 责任到人, 推行 “1+3+N” 模式


                                                                                       ·  4 9 ·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