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8 - 青羊年鉴2008
P. 418
QING YANG NIAN JIAN
向涉农地区的辐射延伸上取得突破;紧紧依托生态绿地 迁和开工建设培风二期B区、蔡桥小区、清波小区、董家
建设,全面启动“四大主题公园”项目,力争在拓展文 坝小区、快活小区二期、联工小区、黄土小区7个点位、
化旅游业发展空间上取得突破。 92万平方米的新居工程和农迁房。2007年实现农村新型
——公共服务均衡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向涉农地 社区建筑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使具备入住条件的农民
区倾斜力度,大力提升社会事业“六个满覆盖”的质量 做到应住尽住,到2008年实现农民集中居住满覆盖。
和水平,积极推进城乡社会管理并轨,深入开展“惠民 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完
行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力争在健全城乡居民终身 善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合理提高土地基本租金,增加
受益福祉体系上取得新突破。 土地流转收入。要推广“蛟龙模式”的成功做法,尊重
——农村居民城市化。2007年启动农民新居工程 市场主体和农民意愿,对“198”范围内土地的规模经
140万平方米,实现农民新居工程建设启动全覆盖。完善 营,积极探索以市场为主体和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
农村新型社区功能配套,打造农民安居乐业样板区。实 体等多种运行模式,推动农民通过土地入股或集体经济
施城乡文明渗透融合工程,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 组织等多种方式实施规模经营。2007年,实现土地流转
变,加快农民融入城市步伐。深化农村集体经济改革, 率85%,其中规模经营占土地流转的80%。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把农村新型社区打造成“三 (五)着力构建产业支撑
自”示范区。 围绕城乡一体化,加快重点项目推进。加快都市型
——推进机制长效化。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 工业“三基地”建设步伐,东区切实抓好132厂“型号
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完善自主投资增长机制。探索 扩能和民品基地”、611所“平台基地”等重大产业化
建立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健全部 项目建设,不断延伸航空产业链,打造现代航空工业基
门联动、捆绑推进的责任机制。坚持争创一流,打造亮
地和工业总部基地;西区以“成都模具工程技术中心”
点,不断完善统筹推进“三个集中”的示范带动机制。
和“西部模具展示交易中心”正式运行为契机,着力提
二、工作重点 升模具产业的聚集力,打造青羊模具产业基地。全面启
(四)统筹推进“三个集中” 动生态绿地“四大主题公园”。着力提高新区产业承载
加快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大力发展都市型 能力,引导房地产业向三环以外延伸,加快土地整理步
工业。要提升“蛟龙模式”,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 伐,完成3000亩土地整理拆迁。全面启动行政中心迁建
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不断完善园区综合配套功能,全 工作,树德中学迁建一期工程完工。
面提高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2007年,工业集 深化区域互动,拓宽产业发展空间。在深化青羊与
中度达到87%。要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2007年力 蒲江“八个互动”的基础上,以产业互动为核心,大力
争引进工业企业40家以上,工业投资达到13亿元,规模 发展“飞地经济”,利用各自优势联合招商,加快青蒲
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要强化对工业集中区的管 工业园建设,协助实现企业投资1000万元。积极推动“窗
理和服务,2007年积极开展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创建工 口+基地”对流模式,努力推进茶叶、水果、畜牧、蔬
作,努力实现企业“不出园区门,能办所有事”,不断 菜、水产、生态旅游“六大基地”建设。切实抓好对甘
提高集中发展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孜州得荣县的对口援助和“青青对接”工作。
加快农民向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建设安居乐业样板 (六)均衡发展社会事业
区。2007年,兴光华、青建投、青羊发展等要基本完成 均衡发展城乡教育。进一步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加
培风二期A区、清波小区、盐井三期、快活小区一期4个 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快建设农村新型社区配套学校,清
点位、48万平方米的新居工程。兴光华、青建投、青羊 波小学、金沙小学年内招生,培风小学年内完工,天邑
发展、文家街办、区国土局、市土地储备中心要启动拆 小学、博瑞中学年内启动,协助加快树德中学项目,力
·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