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青羊年鉴2006
P. 34
青 羊 年鉴 2006 QING YANG NIAN JIAN
展。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论的核心是以民生为 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环节。明年是市委“加快发
本,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青羊的根本要 展产业年”,也是区委确立的“加快发展产业年”。要
求,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 坚持以城乡一体化为总揽,大力实施“五区一带”产业
点,是检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准。要切实 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加大改革开放力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部署要求,坚持“五个统筹”,在 度,着力构建产业支撑,推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推进城乡发展中更多地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更多地 一是要以城乡一体化为总揽,带动产业发展。推
关注社会事业发展,更多地重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 进城乡一体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是促进
保护,更多地关注困难群体的利益,努力推进城乡之 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主要抓手。要继续坚持以“三论”
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统筹兼 理念破解“三农”难题,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深入推
顾好不同群体的利益,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 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深入推进
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千方百计促进就业, “三个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是“三个集中"的关键,
努力创建充分就业城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 要严格执行新上工业项目一律进入工业集中发展区的要
不断扩大覆盖面的同时,着力提高水平和质量。均衡发 求,不断提高工业发展的集约度和集中度,年内新入驻
展城乡社会事业,让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城市文明成果。 企业40家以上,工业集中度力争达到80%,工业投资突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构建城乡居民增收长效机制。认真 破10亿元。要进一步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建设,
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和遇到的具体困难,切实维 完善配套功能,增强承载能力。要加大工业项目的招商
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稳定 引资力度,力争工业招大引强取得新的突破。土地向规
的社会环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 模经营集中是“三个集中”的基础,要进一步完善土地
党的建设,努力促进社会和谐,走出一条在加快发展中 流转机制,积极探索非建设用地的开发建设新机制,力
化解矛盾、在化解矛盾中加快发展的良性发展道路。 争取得新突破。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是“三个集中”
三、关于2006年工作 的根本,要进一步加快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不断完善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 管理、服务等配套功能,力争年内新开工建设3处,完工
确保全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之年。做好明年工 48.9万平方米,使农民集中居住率达到50%。统筹城乡基
作,意义十分重大。全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 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环境整治,积极构筑城乡一体的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 交通、通信、管网和环保平台,力争年内完成文家老场
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八届六次全 镇改造和文家大道、武青路、成黄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
会和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 点工程,切实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统
持以“三论”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全面推进经济、政 筹区域协作发展,进一步深化“青(羊)蒲(江)对流”,推
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着力培育区域产业支 进“青(羊)青(神)对接”,不断扩大以“产业互动"为核心
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构建和谐青羊,为顺利实施 的区域合作,力求取得新突破。
“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二是要以“五区一带”为载体,承载产业发展。大
主要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以上,地方 力实施“五区一带”(即中央商务区核心区、文化旅游
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区、高尚住宅区、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青羊新区和生
增长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 态休闲带)产业发展战略,着力培育现代服务业、文化旅
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为此,要重点做好以下五方 游业、先进制造业等特色支柱产业,壮大产业集群,加
面工作: 快优化升级。中央商务区核心区要以建设西部区域性金
(一)以加快产业发展为重点,大力加强经济建设 融中心为重点,大力发展以金融、科技、信息、咨询为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确保“十一五” 主的现代服务业,推动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在振
·12·